近十年首现!A股再现“双2万亿” 这次有何不同?

音符科技网

  来源:财联社

  8月14日,A股市场成交额攀升至2.3万亿元,两融余额同步突破2万亿元,这是继8月13日后,A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实现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破“2万亿”。

  至此,A股历史上共出现7个双“2万亿”交易日,其中早期5个集中在2015年5-6月杠杆牛市期间,而此次连续两日达标,不仅是近十年首现,更标志着市场生态已发生深刻变革。

  回顾历史,成交额超2万亿元的28个交易日分布于2015年5-6月、2024年9-12月及2025年2月、8月三个阶段。对比可见,2015年的双“2万亿”由高杠杆资金主导,而2025年则升级为“基本面改善+流动性宽松”双轮驱动,杠杆使用更理性。

  资金面上,居民储蓄与外资成为双“2万亿”重要支撑力量。7月全球多头基金净买入中国股票27亿美元,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同期中国股市净流入超60亿美元;国内方面,7月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存款大增,A股新开户数达196万户,同比增长71%,显示居民储蓄加速向权益市场迁移。

  分析认为,当前市场已迎来增量资金拐点,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居民存款与理财到期高峰将释放巨量资金,叠加外资配置提升、长线资金入市等因素,为市场流动性提供多重支撑。

  A股成交额与两融余额连续两日双破2万亿

  最新数据显示,8月14日A股成交额攀升至2.3万亿,回溯A股历史,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的交易日共出现28次,分布在三个关键时期:2015年5-6月、2024年9-12月以及2025年2月及8月。

  与此同时,8月14日两融余额同样突破2万亿,为2.055万亿。成交与两融余额双破“2万亿”的情况更为罕见,历史上共有7个交易日A股成交及两融余额均突破2万亿,7个交易日中,早期多集中在2015年5-6月杠杆牛市期间,2025年8月13日与14日相继成为这一指标的第6、7个达成日,也分别是近十年的首个和第2个。当前两融余额与成交额再次交叉印证市场情绪活跃。

  华创证券指出,这反映了市场从早期场内外高杠杆驱动的市场,逐步向政策协同、基本面驱动的成熟市场演进。

  2015年,高杠杆资金的涌入催生了短期流动性狂欢,两融余额与成交额的同步飙升伴随着非理性投机。2024年下半年的行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从2014年9月30日成交额2.61万亿元,而两融余额仅1.44万亿元开始,这一轮反弹的自经济企稳信号与政策引导下的信心修复。2024年9-12月出现的18个2万亿成交日,背后是投资者对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预期,市场逻辑已从单纯的资金推动转向政策与经济基本面的共振。

  2025年的市场则完成了进一步升级。此轮行情既延续了2024年的政策驱动逻辑,核心已转向“基本面改善+流动性宽松”的双轮模式。特别是8月14日的双“2万亿”,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同时,市场并未出现2015年的非理性波动,反映出市场定价机制成熟化的积极变化。

  本轮行情下双“2万亿”突破的背后,是A股市场生态的深刻变革。与2015年相比,当前两融余额占市值比例更趋合理,杠杆资金运用更规范,市场波动率显著下降。数据显示,2025年8月的两融交易占比约8.5%,远低于2015年峰值时期的15%以上,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在7月以来一直维持在270%以上,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平,反映出杠杆使用的理性化。

  支撑双“2万亿”到底有哪些重要力量?

  财联社记者曾在《赚钱效应激发入市热情,A股入金调查:六类资金担当主力》报道中分析指出,新增资金的不断入市推动成交保持放量,不断推动市场向好。这其中包括六类资金:国家队、公募与私募、险资、散户资金、杠杆资金、外资。而在这些资金中,国内居民储蓄的“搬家”潮是支撑A股市场资金面的重要支柱。

  居民储蓄搬家,160万亿“活水”入市进行时

  随着市场赚钱效应显现和利率环境变化,巨量居民储蓄正加速流向股市,成为推动成交额攀升的关键力量。

  7月金融数据释放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信号。当月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资金迁移直接源于权益市场的赚钱效应,居民风险偏好明显抬升,部分储蓄通过基金、股票等渠道流入资本市场。

  据估算,2020年以来居民积累的超额储蓄约4.25万亿元。而这部分资金在存款利率下行周期中,将加速向权益市场迁移。从国际经验看,日本、美国在利率降至低位后,均出现居民资产从固定收益向权益投资转移的趋势。中国股市每一轮大行情也几乎伴随无风险利率下行,2025年的存款搬家正是这一规律的延续。

  A股新开户数据同样彰显投资者入市积极性,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万户,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其中个人投资者开户195.4万户。回溯2025年整体开户趋势,1月157万户、2月284万户、3月突破300万户,清晰展现出“市场走牛-资金入场”的正反馈机制。值得注意的是,4月、5月开户数的短暂回调与市场震荡同步,6月以来的回升则印证了行情的持续性。A股赚钱效应是推动新开户增长的主要原因,新增投资者的不断入场为市场带来了持续的新鲜血液。

  外资加速流入,A股吸引力彰显

  从资金层面来看,外资正加速流入中国股票市场,体现了全球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成为支撑双“2万亿”现象的另一重要力量。

  摩根士丹利8月8日报告显示,全球多头基金在连续两个月净买入中国股票后,7月单月注入资金达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4亿元),较6月的12亿美元实现翻倍增长。摩根士丹利还预测,外资重返中国股市的趋势将“更为强劲”。

  国际金融协会(IIF)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7月新兴市场资产净流入达555亿美元,为2021年6月以来第二高月度规模。其中,中国债券市场单月净流入308亿美元,占新兴市场债券总流入的78.6%;中国股票市场净流入超60亿美元,在新兴市场股市总流入中占比36.8%。

  “中国股市正处于‘结构性复苏’的关键阶段。”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Wang)团队还指出。经济基本面的相对优势、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以及资产估值的吸引力,共同构成了外资增持中国股票的核心逻辑。

  增量资金拐点已至,未来流动性存在三重支撑

  当前A股市场的资金活跃并非偶然,而是正处于新一轮增量资金入市的拐点。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为市场未来的流动性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双“2万亿”这样的活跃交易状态具备了持续的基础。

  资本市场正迎来新一轮资金供给的历史性拐点。相关研究指出,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居民存款与理财将迎来集中到期高峰:3-5年的高利率定期存款到期潮、1-3年定期理财产品的兑付高峰,将释放巨量可配置资金。在低收益环境下,这部分资金有望持续流入股市,进一步释放股市流动性。

  从资金结构看,未来增量资金将呈现“三维驱动”特征:其一,外资配置比例提升,随着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不断提高A股纳入因子,被动资金流入将形成长期支撑;其二,居民储蓄持续搬家,若4.25万亿超额储蓄中有10%进入股市,即可带来4250亿元增量;其三,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加速入市,政策推动下的长期资金布局将优化市场生态。

  当前市场已从政策预期驱动转向盈利验证阶段,2025年的双“2万亿”与2015年的本质区别,在于资金背后的基本面支撑。随着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改善、产业链复苏数据增多,业绩驱动将取代单纯的资金推动,成为行情延续的核心动力。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0815热点追踪:组件涨价,多晶硅继续狂飙?
  • 央行:7月份新增3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 冠石科技:公司目前不涉及电子束光刻机设备制造业务
  • 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公测后,“90后”董事长撒钱犒劳团队,公司股票20%涨停
  • 成绩单造假学位论文抄袭 董某莹肖某事件5家机构19人被问责
  • 【一图看懂】提升持有体验,这些权益基金“大手笔”分红
  • 成绩单造假学位论文抄袭董某莹肖某事件5家机构19人被问责
  • 影石创始人“撒钱”犒劳团队,布局无人机与大疆互相攻入“腹地”
  • 央行:7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93万亿元
  • 涉肖某董某莹事件多人被追责问责
  • 工商银行:拟赎回境外美元优先股
  • “我家竟住在垃圾场!”湖北网友吐槽房门被巨量垃圾堵住,社区:老人捡回来的,正清理
  • 季节更替催生“焕新经济”,分期乐商城“秋日焕新”助燃仪式感消费
  • 欧洲防务股走低 市场等候美俄峰会
  • 为发泄情绪,2个月恶意“报警”242次!合肥警方行拘一男子
  • 国家卫健委调查组最新通报肖某董某莹事件调查处置及问责情况
  • 大和:电能实业上半年业绩合预期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57.8港元
  • 招银国际:对鸿腾精密次季业务加快转型感到鼓舞 上调目标价至4.96港元
  • 外汇局:7月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
  • 【社论】快递业“反内卷”:让价格回归市场规律
  • 段永平二季度持仓揭晓:重新买入89.4万股苹果,押注AI加仓英伟达
  • 贝森特就战略储备发表评论后,比特币价格下跌
  • 小菜园将于9月16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119元
  • 城事|首金诞生!500名“选手”激战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将于10月14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28港元
  • 招银国际:升361度目标价至7.09港元 评级“买入”
  • 大和:升耐世特目标价至7港元 重申跑赢大市评级
  • “和平总统”特朗普面临“最棘手”俄乌冲突 停火捆绑贸易协议遭质疑
  • 网传影石老板“撒钱”犒劳团队,官方暂无回应
  • 成绩单造假学位论文抄袭,董某莹肖某事件5家机构19人被问责
  • 越来越多雇主向员工提供资金,让其自行购买健康保险
  • 中国人寿:拟于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 内蒙古包头:全力建设全国首座全场景绿氢自循环创新之城
  • 海丰国际将于9月16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3港元
  • 市场静待“普特会”,美股盘前上涨,联合健康大涨超12%,欧股上触3月高点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1823
  • 互太纺织8月14日斥资300万港元回购200万股
  • 汇丰控股8月14日斥资1.62亿港元回购161.76万股
  • 应用材料发布Q4业绩预警 盘前跌近14%
  • 战后80年,石破茂讲话未提战争加害责任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