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西部“市市通高铁”第二省,来了

音符科技网

文 | 凯风

市市通高铁,再下一省。

日前,贵州盘兴高铁(盘州 - 兴义)开始静态验收,届时黔西南州将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贵州完成市州高铁拼图。

这意味着,贵州即将成为西部第 2 个、全国第 12 个 " 市市通高铁 " 的省份,在西部仅次于广西。

谁能想到,一个 " 地无三尺平 " 的内陆省,竟然先于山东、浙江、四川等经济大省,率先实现高铁闭环。

不只是贵州,就在这两年,整个西南西北的大基建不绝于耳。

从万亿级的雅江电站到 " 世纪工程 " 的川藏、新藏铁路,从无处不在的高速高铁到民航机场,不一而足。

西部为何成了新一轮大基建的重镇?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市市有机场,能否带动西部 " 逆天改命 "?

01

地无三尺平,贵州凭什么先行 " 市市通高铁 "?

去过贵州的人应该都有体会,偌大的省份,几乎看不到一寸平原,无论高速还是高铁,桥梁、隧道随处可见。

"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贵州早跻身 " 汉地十八省 ",但始终处于交通边缘,出行极其不便。

就在最近十多年,贵州开启了逆袭之路,先后完成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GDP 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之一。

让贵州逆天改命的,正是大基建。

2008 年之后,我国开启新一轮大投资,而这场大基建更大的受益者当属西部,而西部又非贵州莫属。

目前,贵州高速里程超 9000 公里,位居全国第五,超过江浙鲁豫等省;高铁运营里程 2000 公里,位居西部之一梯队。

贵州高铁 *** ,北连川渝,南通两广,西通云南东南亚,东连长三角,贵阳一跃成为西南铁路新枢纽。

大基建大投资,历来是拉动 GDP 的利器。

一条高铁,投资动辄数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短期就能带来 GDP 增量,长期更能通过通达效应、 *** 效应,释放更大的增长动能。

如果说这几年的增长高光,属于*;那么 2010-2020 年,贵州则是当之无愧的 GDP 增长之一省。

近年来,贵州与广东、浙江等经济大省的关系日益密切,跨省的产业转移、帮扶项目层出不穷,背后不乏高铁带来的助力。

贵阳能一跃成为大数据产业的中心,迎来众多互联网龙头企业入驻,与其交通对区位优势的重塑不无关系。

高铁对文旅的拉动效应更为直观。

作为旅游大省,贵州坐拥山水之秀,喀斯特地貌独一无二,但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近年来,借助高铁通达性的全面提速,依托爽爽贵阳、村超、村 BA 的传播效应,贵州文旅迎来爆发式增长。

要知道,高铁开通之前,从贵阳到广州,短短 1000 公里要 20 个小时,到杭州更要 23-27 个小时,而当前高铁仅为 3.5 小时、6 小时。

路通则财通,高铁一通、黄金万两,在贵州体现得尤为明显。

02

拼命建高铁,钱从哪里来?

一般而言,高铁每公里造价 1-3 亿元,沿海发达地区、西部山区造价相对高昂,中部平原地区处于中间。

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都属于前者。高铁建设需要穿山越岭、铺路架桥,成本远高于中部地区。

贵州素有 " 世界桥梁博物馆 " 之称,全球前 100 座高桥近一半在贵州,而十大高桥则有 4 座位于贵州,花江峡谷大桥被誉为世界之一高桥。

正因为全省几乎没有平地,上万个城镇被困在高山峡谷之中,因此贵州高铁几乎都以桥隧为主。

连通贵阳与广州的贵广高铁,桥梁 510 座、隧道 238 座,桥隧占比高达 83%;即将开通的盘兴高铁,桥隧比更是高达 90.66%。

桥隧占比越高,造价就会水涨船高,高铁建设成本自然不菲。

贵州财力相对薄弱,建高铁的钱到底从哪来?

总体来看,贵州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净受益方。

根据 10 万亿中央转移支付一文,2025 年贵州获得转移支付 3400 多亿元,人均超过 8000 元,双双位居前列。

当然,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民生和公共开支,高铁建设的资金来源更为多元。

一部分是国家投资,一部分来自地方自筹,以及银行贷款等。

早期的干线高铁,如贵广高铁、贵南高铁、沪昆高铁,在资本金中,国铁集团出资占比半壁江山,其他由地方分担。

不过,近年来,随着干线高铁逐步成形,新批复的高铁,地方出资成了主流,贵州也不例外。

即将开通的盘兴高铁,国铁集团的出资比例已经降到了 20%,贵州省承担 80%。

这就带来新的问题,高铁能否收回成本,基建带来的债务压力何以化解。

当然,如果只看一条高铁,这笔账自然难以算清,别说西部,就是东部,能盈利的也微乎其微。

立足于总账,立足于交通路网,高铁连线成网的规模效应和 *** 效应不容低估。

当然,如何在区域协调、经济增长与投资收益之间取得平衡,同样不容忽视。

03

市市通高铁,下一个是谁?

2025 年,辽宁、贵州将先后完成所有地市高铁拼图。自此,内地 27 个省份(不含直辖市)中,已有 12 个完成这一目标。

在东部地区,山东、浙江仍然缺位,最快也要等到 2028 年前后。

山东共有 16 个地级市,目前只有东营仍属空白,有待京沪第二高铁津潍段建成运营。

浙江共有 11 个地级市,只有 " 千岛之城 " 舟山仍然孤悬于外,有待甬舟铁路建成通车。

在西部地区,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份遥遥无期,而四川、陕西同样需要时间。

先看四川,21 个市州中,甘孜州仍属空白,短期没有时间表,而大凉山和攀枝花虽然开进了动车,但时速只有 160 公里。

再看陕西,陕西下辖 10 个地级市,多地仍有空白,但随着西延、西康、西十、延榆高铁相继动工,等到 2028 年,陕西有望实现市市通高铁。

在中部地区,中部 6 省已有 5 省实现高铁闭环,只有山西成了例外。

山西共有 11 个设区市。集大原高铁开通,朔州市区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但吕梁地区仍属空白。

根据这是全国最缺高铁的地方,这一局面,要等到太绥高铁开通方能缓解,最快动工也得等到 " 十五五 " 时期。

在东北地区,辽宁将于今年先行一步突围,但黑龙江、吉林尚需时间。

目前,黑龙江还有 4 市、吉林还有 3 市未通高铁,最快也要等到十五五(2026-2030 年)后期。

事实上,高铁建设速度正在放缓,毕竟全国 90% 以上的 50 万人口城市已经接入高铁,只有个别地区欠缺。

更关键的是,当财政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当地方化债成了约束,高铁自然不会再像过去一样狂飙突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高温+强对流+暴雨,中央气象台三预警齐发
  • 特朗普透露美准备为乌提供安全保障具体内容暂不明
  • “眯眯眼”模特图涉嫌辱华引争议!斯沃琪致歉
  • 身家数十亿 范曾被爆失联!四段婚姻、多个子女或引发家族财产继承问题
  • 嘉峪关市长谈“小事难办”:少些“按部就班”的套路,多些“主动上门”的温暖
  • 轰炸机迎接,密谈近3小时没吃午饭,普特会的“面子”与“里子”
  • 兵韬志略|印度国防产值创历史新高,但仍暴露诸多矛盾和困境
  • 中国台湾地区附近发生4.3级左右地震
  • 市值900亿元,90后老总给员工“撒钱”引热议,这个巨头要“单挑”大疆?上市2个月股价暴涨370%
  • 刚刚!富士康宣布新任财务总监!前任年薪近500万元!
  • 净增14万亿!今年A股股民人均赚2万,20%股票涨幅超50%...
  • 事发上海知名商场,网红奶茶门店天花板突然掉落,店员身亡!正处于“开业有礼”活动期,公司回应
  • 普京: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
  • 普特会后,美欧搞了1+8电话会议
  • 美俄乌三方会晤有望举行?美乌态度积极普京提和平没提会晤
  • 南海海域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 告别雨天 “看海” ,地势低洼小区积水难题如何解?
  • 四川:7月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0种,发病37712例,死亡360人
  • 普遍回升!基金业最新成绩单出炉!
  • 新增2.14万亿元流向A股?多家券商解读
  • 美俄乌三方会晤有望举行?美乌态度积极,普京提和平没提会晤
  • 央媒:“中国新”到“全球新”,我国创新药发展有哪些新动向?
  •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最新数据!2025上半年商业银行这些数据值得重点关注
  • 经济日报金观平:为“两山”转化注入更强动能
  • 人民日报:筑牢经济底盘,夯实发展支撑——看中国经济之“重”
  • 不法分子冒充卫健委等实施诈骗,媒体:防范育儿补贴被恶意做局
  • 土乌外长通电话,强调推动包容性和平进程
  • 以军总参谋长将审查攻占加沙城计划
  • 城市“无形之战”白热化:京深沪杭凭什么领跑?
  • 印尼苏拉威西岛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二次综合演练顺利完成
  • 经济日报:中国机器人能否成为消费新贵
  • 欧洲多方:乌克兰获得安全保障才能实现持久和平
  • 驻华盛顿部分国民警卫队士兵将配备武器
  • 美国国务院停止向加沙地区人员发放医疗人道主义签证
  • 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5.7级地震
  • 一周全球经济展望:美联储欢迎各国央行官员齐聚杰克逊霍尔
  • 特朗普敦促泽连斯基达成协议
  • 印媒: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的访印行程取消
  • 加拿大就业部长介入加拿大航空公司罢工事件,下令空乘人员复工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