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容易“吃药”难:徐晰人1元吞下北大医药,遭遇“副作用”

音符科技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野马财经

  作者 | 黄晓仙

  “资本新贵”徐晰人,能否带浴火重生?

  一纸终止合作公告,揭开了北大医药“去北大化”代价。

  8月11日晚间,北大医药(000788.SZ)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北大医药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简称“北医医药”)与北大国际医院长期服务合同即将到期,双方决定在2025年5月终止业务合作,预计将导致公司2025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此外,预计自2026年起营业收入减少约10.27亿元(约为2024年的49.85%)。公告称,公司生产经营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北医医药也正面临可能关停并转的困难局面。

  截至8月15日,北大医药报收6.31元/股,总市值38亿元。

  “1元买壳”背后的资本迷局

  子公司濒临关停并转,恰逢北大医药实控人变更。

  2024年8月,一家名为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新优势国际”)的公司诞生。新优势国际中,徐晰人通过100%控股的鑫通焱和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GP)占股20%,浙江中贝有限公司(简称“中贝九洲”)作为有限合伙人(LP)占股80%。

  天眼查显示,中贝九洲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2024年12月,徐晰人旗下新优势国际以1元收购方正商业持有的合成集团100%股权间接控股北大医药,同时支付3300万元受让约23.92亿元债权。2025年2月,中贝九洲将未实缴的80%股权以0元 *** 给徐晰人控制的杭州铭满,强化徐晰人对公司的控制。

  这笔交易对徐晰人来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按当时北大医药39亿元总市值计算,22.22%股权对应价值约8.7亿元,而他的实际支出仅3300万元。

  1979年出生的浙江台州商人徐晰人此前并不为资本市场熟知。简历显示,他历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浦西支行浙江业务部主任,但缺少医药行业经验。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徐晰人是台州人,自身实力一般,在得知北大医药控制权 *** 的消息后,徐晰人随即筹集资金。从结果来看,北大医药原控股方最终在诸多前往洽谈控制权的机构中选择了徐晰人。

  图源:罐头图库

  “浙商”徐晰人以1元代价入主北大医药时,协议明确要求剥离“北大”“北医”品牌。巧合的是,在徐晰人入主前一个月(2024年11月)北大国际医院改为招标制,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因此失去单一大客户。此后半年,北医医药未能开拓新客户,陷入经营困境。

  管理层洗牌,权力交接硝烟四起

  徐晰人入主北大医药后,公司管理层开始“换血”。

  今年1-2月,公司监事徐伟钰、董事任甄华、张勇等人陆续离职;3月,上任一年左右的董事长齐子鑫因个人原因辞职。5月10日,北大医药公告称,因毛润辞去行政职务,西南合成提议免去其董事职位。对此,毛润反驳称,罢免需满足“任期届满”或“重大过错”法定条件,但公司未举证其过错,且以劳动关系解除为由罢免董事无法律依据。尽管如此,董事会仍以8票同意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该罢免议案。今年6月,公司董事兼总裁袁平东也宣布辞职。袁平东在北大医药任职了近10年,在任期间曾带领北大医药实现扭亏为盈直至推动利润创历史更高水平。

  新实控人徐晰人也不断加强对公司的掌控。4月,徐晰人当选董事长,7月,徐晰人出任公司总裁,公司核心管理层也更换为浙江系高管,如余孟川、黄联军等。至此,徐晰人已基本完成了对管理层的洗牌。

  今年6月,近百名退休职工因福利停发围堵公司办公楼,这场因资本更迭引发的治理冲突浮出水面。

  6月30日,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及公司大股东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部分离退休人员近百人持续冲击、围堵公司经营办公场所,严重干扰了公司行政办公秩序。野马财经注意到,截至公告披露日,该事态尚无解决迹象。

  社交媒体上,有疑似知情人士发言称,2024年12月,新优势国际入主北大医药的当月,就开始停发退休职工工资、福利待遇、补贴等,加之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引发上百人到公司门口讨要说法。

  野马财经注意到,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0.6亿元,同比下降6.1%,而净利润却达到1.38亿元、增幅超2倍的“反常高增长”。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一是医药工业板块重点产品收入结构变动,重点产品销量提升及降本增效带动盈利能力同比提升;二是医药流通板块中供应链管理业务收入规模同比提升。

  资深财务专家施斌庆认为,公司销售费用总额2024年比2023年下降了2.58亿元,下降了56.03%,其中销售费用下降的主要费用项目是市场开拓及差旅费,下降比率为60.48%。公司解释下降的原因主要系集采政策,降价控费等原因。但国家药品集采政策不是2024年首次执行,已经执行多年了。由此推算,不排除公司2024年少计提市场开拓费等支出以达到提升利润之目的。此外,公司在2024年共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减值准备金4216.24万元。在2024年当期销售费用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当期计提的这些减值准备不排除是否为平滑未来几年的业绩铺垫。

  另外,北大医药在8月11日的公告中,精准预测2026年净利润下跌49.78%,引发股价一路下跌。市场有声音质疑实控人徐晰人放任医院合作流失,以便低价整合资产。

  “去北大化”之后,收入腰斩

  北大医药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厂,1997年于深交所上市。2003年,北京大学通过旗下北大方正集团收购其股权,成为实际控制方。此后,公司依托北大医学品牌资源拓展医药业务,于2013年正式更名“北大医药”。

  “北大”“北医”字样属北京大学商标资产,北大医药通过品牌授权协议使用相关标识,借此获取医院渠道信任。

  2014年8月,北医医药曾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签订服务协议,同年11月,北医医药还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签署长期服务协议,有效期至2017年底。

  2022年4月、5月,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签订为期三年的长期服务合同,独家提供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特殊药品除外)、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采购及配送服务,预估合同总金额为每年12亿元。

  该合作给北大医药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22年至2024年,北医医药从北大国际医院的实际交易金额分别为8.14亿元、 9.86 亿元、11.23亿元,期间,北大医药的营收分别为20.77亿元、21.93亿元、20.6亿元。2024年,北大医药的药品流通业务收入为14.37亿元,占到总体营收近七成,而这14.37亿元中的11.23亿元与北大国际医院有关。

  2022年12月,通过控股新方正集团成为北大医药实控方,持股比例达40.4%,北大医药成为旗下成员企业。

  2024年12月,徐晰人入主北大医药。经过两次变更,北大医药跟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

  图源:罐头图库

  入主北大国际时,徐晰人签下了严苛切割条款:入主后120天内必须完成公司名称变更手续,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不得含有字号“北大”、“北大医药”、“北医”或类似字号,180天清除所有北大关联印记。过渡期需维护品牌声誉,且永久禁注相关商标。这也预示着,新老股东在上市公司层面将加速脱钩。

  且在徐晰人入主前一个月,北大国际医院改为招标制,北医医药因此失去单一大客户,北大医药已经跟北大毫无关联。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上市公司高度依赖关联方,属于业务不独立的问题,是严重的经营短板,只不过此前未被给予足够重视,公司经营和治理结构也存在缺陷。

  8月8日,北大医药公告宣布“组建生产制造子公司”,似乎打算转型。

  事实上,北大医药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多次转型调整。2015年,北大医药剥离了原料药资产,核心业务由原料药向制剂及医疗服务转型。近年来,北大医药加大了其研发投入,重点布局抗感染、镇痛类、精神类、慢病类四大核心领域。2024年,北大医药的研发投入4013.35万元,同比增长12.22%。

  然而,公司失去核心大客户北大国际医院后,净利润腰斩,现金流枯竭,难以覆盖新生产基地建设、研发投入等转型成本。在集采背景下,仿制药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北大医药现有仿制药产品多已纳入集采,如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奥硝唑注射液等,2024年公司制药业务毛利率已下滑11.23个百分点至57.47%。今年4月,北大医药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盐酸昂丹司琼片(4mg)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这标志该产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同类竞品超20家,市场空间逼仄。

  另一家药企海西新药的案例显示,集采导致其净利率从37.1%骤降至29.2%,也表明整个仿制药行业面临盈利压力。另外北大医药应收账款周转率仅1.74次,远低于行业均值3.5次,资金效率低下问题,转型将加剧其现金流压力。

  沈萌表示,转型成效需要更长时间经过市场验证,短期表现并不足以进行结论,在集采背景下,成熟药品的收益空间会不断被削弱,这也倒逼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推出新的产品。

  徐晰人以“1元买壳”的惊人之举入主,又在短短八个月内以雷霆手段完成了管理层的大换血,扫清了“平安系”的印记。如今去“北大化”后的北大医药遭遇经营困境,要如何走出困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特朗普将迎接普京!普京的专机将于当地时间8月15日上午11点,准时降落在阿拉斯加州
  • 6亿人次升腾起流动中国的烟火气
  • 赛力斯:控股子公司收购金康动力少数股东股权
  • 云米科技预计上半年营收将同比增长70%
  • 美俄元首会晤在即,泽连斯基再称反对“领土换和平”
  •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生物医疗基地在广州揭牌
  • 寻迹中国|巴基斯坦留学生在八步沙探索中国治沙奇迹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
  • 腾讯再次减持中金公司股份,此前已从中套现约1.88亿港元
  • 中国神华:拟进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
  • 抖音生服明日全国冲单?官方回应
  • 8月下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局地可能出现轻度污染
  • 普京动身前往阿拉斯加
  • 360数科二季度营收7.281亿美元超预期
  • TMC金属公司宣布计划于2027年四季度启动生产
  • 卷入“假院士”“假参事”风波后,余鹏翔、李建辉先后辞职
  • 刘强东的“隆中对”实现了
  • 王兴兴谈过去10年犯的最大错误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当好绿色三峡“守门员”
  • 江西一地教师选调拟录取多名10分以下考生,官方连夜回应:部分人不愿到农村任教消极考试,严肃处理县教体局考虑不周相关人员
  • 影石创新致歉“向员工撒钱”:董事长以个人薪金通过现金红包派发互动,将持续深化规范措施
  • 途牛:上半年净收入约1.35亿元,批准新的1000万美元美国存托股票回购计划
  • 巴基斯坦多地暴雨引发洪水,已致185人死亡
  • Meta总市值首次升破2万亿美元
  • 高瓴二季度继续重仓中概股:增持拼多多、富途,新进微牛证券
  • 蜻蜓能源预计三季度销售额增长25%
  • 西藏药业: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0705155.36元
  • 新宏泰: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709054.77元
  • ST凯文:《幽游白书:宿命觉醒》已经取得版号
  • ST晨鸣:目前专项用于复工复产的23.1亿元银团贷款已完成批复,正在落实提款
  • 重要进展!又一千亿券商诞生
  • 佩斯科夫:特朗普将迎接普京,俄美经济合作项目被纳入谈判议程
  • ST华通:8月1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 芯朋微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049万元 同比增长106%
  • 自建智算中心产能释放 优刻得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回升
  • 杭瑞高速突发追尾事故价值9万元汗血宝马受伤死亡,主人回应
  • ST华通: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总金额约为80.74亿元
  • 云南白药拟6.6亿元收购聚药堂100%股权
  • 嘉楠科技预测2025年Q3营收将达1.25亿至1.45亿美元
  • 研发投入超10%,菱电电控上半年净利大增482%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