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介兜售“牛市加仓资金”,银行密集围堵贷款资金入市

音符科技网

  一场围绕“贷款炒股”的“金融攻防战”正在上演。

(图侵删)

  近期,随着A股市场活跃度提升,股指频创新高,银行紧急“封堵”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通道。8月以来,超十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明确禁止信用卡资金用于炒股、虚拟币等投资领域,并升级贷前审核与贷后监控手段。

  然而,在消费贷利率低至3%、银行APP“引流”开户的多重 *** 下,仍有投资者通过“杠杆”借贷资金重仓股市,甚至出现中介机构兜售“牛市加仓资金”的乱象。

  针对此类投资者,有专业人士警示,此类操作可能面临账户冻结、征信受损等风险,更可能触碰法律红线,而股市波动也会放大债务。

  银行先行“围堵”贷款炒股

  近期,随着A股市场回暖,银行全面加强信贷资金流向监控。据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文山市农商行等十余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

  与此前模糊表述不同,此轮银行公告对资金用途的限制更加明确——不仅直接点明“严禁信用卡资金用于炒股”,还将监控触角延伸至虚拟币、投资性贵金属等新兴投资领域。

  例如,渭滨农商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公告,强调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如购买股票、基金、期货、理财产品、虚拟币、投资性贵金属、股权投资及其他权益性投资等。

  此外,银行正通过多重手段强化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管控。

  在事后惩戒方面,渭滨农商银行强调,信用卡资金用于以上及其他非消费领域,有可能交易失败。对于持卡人违规用卡,银行将对信用卡账户采取警示提醒、限制交易、止付等风险管控措施。

  而实际的处罚可能更为严厉。华南一家银行贷后管理人士告诉记者,违规使用信贷资金一旦被发现,可能不仅被冻结账户,有些可能还会上报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进而影响未来数年的贷款申请。

  采访中,多名投资者反映,曾被银行抽查到“资金流向异常”,并有相应处罚措施。

  例如,在深圳工作的周明(化名)称,他在本月初收到银行通知,由于其未按贷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涉嫌违规进股市交易,贷款额度已被暂停,要求在1个月内归还贷款。

  另一位曾借贷炒股的股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历称,去年她在某银行借款2万元消费贷,通过银证转账至股票账户,第二天就收到银行 *** ,要求立即还款。同时,她的信用卡额度被降额至1万元。

  在事前防控环节,民生银行近期发布公告称,从9月18日起,将信用卡预借现金转账业务纳入信用卡资金受控金额,对该受控金额进行资金用途管理。信用卡资金受控金额,为转入该行借记卡内的信用卡透支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归还贷款及信用卡、博彩及其他违规领域,否则可能导致交易失败。

  不过,多位受访人士告诉记者,银行消费贷的贷后管理目前仍存在一定盲区。

  上述银行贷后管理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消费贷贷后管理的主要途径是 *** 回访和贷后用途凭证核查,投资者规避银行监测有许多方式,比如提取现金等,因此仅靠技术手段无法完全阻止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而且现在银行很难做到每笔贷款都进行核查,很多时候只能对一些存在异常指标的消费贷或信用卡“取现”进行抽查。

  对此,研究员娄飞鹏建议,在信用卡申请阶段,银行应更加严格审核客户资质;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持卡人的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对信用卡资金的实际用途进行穿透式管理,确保资金不流入投资、还贷、房地产、博彩等政策限制或禁止性领域。

  暗藏风险

  A股市场持续升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连锁反应。

  上周(8月11日~15日)A股市场放量上涨,各大主要指数悉数上涨,其中创业板指领涨,涨幅高达8.58%,科创50涨幅超5%。8月18日上午,A股继续高开高走,上证指数盘中一度触及3745.94,突破2021年2月18日3731点,创出10年新高。

  等多家银行纷纷加强与券商合作,在手机银行APP首页推送证券账户开户相关信息,并大力推广7×24小时银证转账等业务。通过银行签约开户的客户,可享支付红包、抽奖等多重福利。

  在这波行情带动下,一种危险的投机行为正在社交平台悄然蔓延。深圳自媒体博主李卫(化名)最近一个月通过信用卡套现和消费贷筹集了30万元资金,加上自己的6万元本金,以5倍杠杆全仓买入A股。“上周行情好,赚了1.9万了,”他告诉记者,“现在会根据市场波动随时调整仓位。”像李卫这样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他们大多被近期低至3%~4%的消费贷利率和看似宽松的资金监管所吸引。

  在各大投资论坛上,类似的借贷炒股经验分享帖正在迅速增多,不少新手投资者在“稳赚不赔”的幻觉下,通过杠杆资金重仓股市。

  助贷中介的推波助澜让这一现象愈演愈烈。李卫告诉记者,自己最初动了借贷炒股的念头,就是因为收到贷款中介的 *** ,对方表示最近可借贷的额度较大。

  采访过程中,也有一位贷款中介向记者推销所谓的“牛市加仓资金”,声称只需提供基本个人信息和社保记录,当天就能获得年利率3%~4%的贷款。“这项业务从去年开始就特别火。”该中介表示,现在银行查得严,他们的“内部渠道”就更值钱了。

  然而,这种操作背后暗藏巨大风险。

  华南一名律师对记者表示,《证券法》第59条规定:“依法拓宽资金入市渠道,禁止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禁止投资者违规利用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买卖证券。”

  在他看来,如果个人将消费贷款用于炒股,可能会面临以下法律风险。之一,违反借款合同中的资金用途条款,可能导致借款人需要支付违约金,并被金融机构要求提前偿还全部借款。第二,违约行为会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影响未来的借贷能力和信用评级。第三,如果借款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消费贷款为名骗取金融机构的资金,可能涉嫌诈骗罪或其他相关罪名。

  而更大的风险在于市场波动,之一财经此前曾报道,去年10月股市回调时,有不少杠杆投资者因账户浮亏而陷入还款困境。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消费贷资金若流入股市,实际上是一种加杠杆的行为。一旦市场出现波动,由于杠杆效应,亏损将被放大,损失幅度可能远超使用自有资金的情况。从金融市场角度看,这种现象明显会导致资金错配,放大资产泡沫,风险还可能蔓延至金融机构,最终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资产质量下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典当行:令人意外的返校购物目的地
  • 如果美国开始经济数据造假,会发生什么?
  • 小鹏汽车获中信银行100亿元授信额度
  • 上海交通委:收到市民对部分公交线路调整的反对意见,将进一步优化方案
  • 险资今年举牌30次助力牛市 A股市值首破百万亿
  • “淘宝首个程序员”加盟创业公司,后者创始人曾是阿里研究员
  • 900亿芯片巨头官宣大动作,港股逆势下跌
  • 科特迪瓦出口商协会称,7月可可豆研磨量同比下降31.2%
  • 胖东来招900人咨询电话被“打爆”,客服回应保安保洁要求“不超25岁+本科”:无论什么岗位都要往更专业方向去培养
  • 美锦能源筹划H股上市,公司最新回应
  • 泽连斯基指责俄军蓄意发动“示威”袭击
  • 山金国际: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43%
  •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这轮A股行情怎么看,如何抓住牛市机会?
  • 妈妈疑意外去世,温州男童获多方救助,民警自掏腰包带去医院检查
  • 36万亿险资大调仓!上半年股票持仓净增6400亿,债券占比超51%创新高
  • 自然资源部对山西内蒙古陕西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
  • 全线重挫!超13万人爆仓,关税,传来大消息!
  • “免考试/包过/快速拿证”?广东开放大学辟谣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62004人死亡
  • 韦德布什调整AI股名单 CrowdStrike与Roblox入围
  • 吃喝板块继续上攻!消费回暖+估值底部,低位布局窗口开启?
  • 成本高压、全球需求疲软,龙佰集团上半年净利同比降约两成
  • 智元远征A2夏日“暴走”24小时,但人形机器人还是“两岁的孩子”
  • 盘前:标普500期指跌0.1% 美乌总统会谈在即
  • 福特投资20亿美元押注平价电动车新组装系统
  • 万通发展: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忆会被采取拘留措施
  • 海南警方通报一起交通事故:两名小车驾驶人送医检查,电动车司机已自行回家
  • 金融街:上半年营收46.55亿元,同比降逾五成
  • 长沙湘江特大桥正在维保的桥墩起火,燃烧物为防护网及建筑材料
  • 7月线上销量被小米空调超越?格力高管否认:仍然保持领先
  • 联合健康集团盘前上涨2.7%
  • 美团手艺人成长联盟成立,首次发布面向全国发型师扶持举措
  • 长达30天的“三伏”落幕,今年缘何早出伏?专家释疑
  • 排行榜丨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创7年新低!中邮、农银、中意、中宏、大都会、工银安盛连续增长并居TOP10
  • 淳中科技: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异常,公司可能申请停牌核查
  • 大悦城地产:上半年销售约27.49亿元,同比下降81.4%
  • 航行警告:黄海部分海域进行火箭发射
  • 醒醒吧,白酒及人生
  • “新三样”领域偷骗税案件首次披露,专家称有利于遏制“内卷式”竞争
  • 同程旅行:第二季度收入约46.69亿元,年付费用户数创历史新高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