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亏超13亿!呷哺呷哺降价也救不了低迷翻座率

音符科技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之星

  近期,呷哺呷哺(0520.HK)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盈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同比上期减少约18.9%;预计上半年将录得净亏损约在0.8亿元至1亿元之间。尽管公司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呈现收窄,但仍未能实现业绩扭亏,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已累计亏损超13亿元。

  呷哺呷哺上半年的盈利减亏更多得益于对成本的优化,整体营收增长仍显乏力。证券之星了解到,2016年,呷哺呷哺尝试从平价快餐转向中高端市场转型,推出子品牌“湊湊”并提升主品牌客单价,公司营收自2021年达到顶峰,然而此后便一路震荡下行。其原因既有后疫情时代下消费结构出现变化的外部环境压力,也有公司高端化转型不及预期后遗留的后遗症。

  01. 从“增长王牌”到“亏损黑洞”

  2021年是呷哺呷哺业绩亏损的元年,该年受疫情冲击,国内餐饮企业经营承压,呷哺呷哺也未能幸免,公司全年关闭230间经营亏损的呷哺呷哺餐厅,大规模闭店潮叠加部分餐厅经营业绩持续下滑,最终使得公司2021年净利润大幅亏损2.93亿元。

  这一年,呷哺呷哺餐厅的收入增长也显露疲态,仅较上年同期不足1%,相较之下,同年公司旗下中高端火锅品牌“湊湊”餐厅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39%至23.53亿元。得益于湊湊品牌收入对整体营收的有力拉动,呷哺呷哺当年营收达到61.88亿元,刷新了自2014年上市以来的营收纪录。

  与主打性价比的主品牌“呷哺呷哺”不同,湊湊聚焦新中产阶级,为此其餐厅门店更多布局在一线及二线城市。此外由于2021年湊湊品牌呈现较好的收入增势,公司面对外部环境承压下,仍决定对其逆势扩张,然而,这一决策也为公司后续几年的亏损埋下了隐患。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2年,公司新开44间湊湊餐厅,扩张步伐超过同期呷哺呷哺品牌新开的41间餐厅。与此同时,这一年,湊湊餐厅的人均消费从上年140.6元增长至150.9元,然而该品牌的收入却较上年同比下滑约6.29%至22.05亿元,其中湊湊餐厅布局的主阵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净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7.79%和3.25%。另外,湊湊餐厅的翻台率也呈现显著下滑,由上年的2.5下降至1.9。

  2023年,湊湊餐厅收入短暂回暖,同比增长15.89%至26.18亿元,但消费降级环境对湊湊品牌业务形成冲击,导致净亏损额达到9837.8万元。证券之星注意到,2023年湊湊餐厅的部分经营数据承压明显,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9.7%,其中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同店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11.7%和11.9%。

  到了2024年,受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持续疲软的影响,湊湊餐厅不仅收入同比大幅下降26.55%至19.48亿元,亏损规模更达到3.53亿元,最终导致呷哺呷哺全年亏损超4亿元。

  02. 双品牌齐失速

  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通过成本优化方式,实现了亏损收窄。证券之星注意到,闭店调整仍是其优化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2021年至2024年,公司关闭的呷哺呷哺餐厅分别为229间、81间、99间以及138间,除2023年净增长32间呷哺呷哺餐厅外,其余各期分别净减少220间、40间以及73间。

  这一系列调整反映出主品牌“呷哺呷哺”长期深陷门店结构优化的阵痛。由于新增门店未能有效抵消闭店带来的影响,导致餐厅规模不断萎缩,收入端的下滑尤为明显:2021年末该品牌收入为34.97亿元,截至2024年末已缩减至26.27亿元,短短三年间规模显著缩水。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品牌吸引力的弱化。呷哺呷哺曾凭借高性价比的“一人食”火锅赢得市场,但近年来这一核心优势逐渐褪色:一方面,成本上涨推动的涨价使其性价比标签松动;另一方面,尽管公司的人均消费虽从2021年的62.5元下降至2024年的54.8元,试图挽回客群,却未能带动翻座率的实质性提升——该指标仅从2021年的2.3次/天微增至2024年的2.5次/天。侧面反映出,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未得到显著增强,单纯的价格调整并未真正解决市场认可度下滑的核心问题。

  与此同时,湊湊餐厅的扩张步伐大幅放缓,闭店规模却在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新开44间、48间和13间湊湊餐厅,各期闭店的数量却呈现显著增长,依次为:3间、15间和73间,其中2024年湊湊餐厅首次呈现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司此前规划,湊湊餐厅2023年和2024年在中国大陆新开数量分别为74间和26间,但实际扩张进度远未达预期,反映出品牌扩张策略已明显收缩。

  此外,湊湊餐厅近年同样在降低客单价,其人均消费从2021年的140.6元下降至2024年的123.5元,但其2024年的人均消费仍要显著高于同年海底捞的97.5元。从运营效率来看,截至2024年末,湊湊餐厅的翻座率仅为1.6次/天,不仅大幅低于海底捞4.1次/天的水平,也落后于人均消费更高(142元)的巴奴火锅(3.2次/天)。

  受近年整体业绩不振的影响,2021年至今,公司股价跌幅超九成,今年以来,公司股价跌幅超20%。(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黄河特大桥垮塌事故
  • 从故乡停电夜到天津实验室:一名巴基斯坦籍博士生的“光明之约”
  • 葛卫东,大手笔买入601579
  • 胖东来官网被挤爆!招聘900人,保安保洁要求“不超25岁+本科”,到手月薪近9000元,45分钟全部报满,求职者:根本进不去
  • 土耳其东北边境重要铁路举行开工仪式
  • 杨德龙:本轮牛市行情确立 投资者情绪高涨 后市表现有望继续超预期
  • 卓胜微:目前先进封装技术产品已在部分客户项目中推进,但整体仍处于早期
  • 官方曝光:505名死亡人员被发放养老保险
  • 鸿路钢构:公司自主研发的焊接工业机器人已经少量对外销售
  • 9年前“旧账”未了,建元信托卷入4亿元产品纠纷诉讼二审
  • 动辄百亿大单,地方政府哪能屡上“假国企”的当
  • 胖东来官网被挤爆!招聘900人,保安保洁要求“不超25岁+本科”,到手月薪近9000元,45分钟全部报满
  • 以色列防长警告加沙城恐被摧毁,联合国已宣布当地陷入饥荒
  • 中央代表团离开西藏返回北京
  • 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宝花逝世,享年99岁
  • 多地透露育儿补贴系统上线时间
  • 三亚台风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
  • 芝加哥联储行长赞扬鲍威尔:主持FOMC期间官员的反对次数低
  • 日本首相与到访的韩国总统举行会谈讨论双边关系等问题
  • 乌克兰空军一架米格-29战斗机失事飞行员死亡
  • 光证资管:熊国兵离任董事长,总经理乔震代为履职
  • 印度将继续对巴基斯坦航班关闭领空至9月24日
  • 有没有想过谁收拾?”泰山景区多处可见被丢弃登山杖,悬崖下也有!
  • 沧海百年血脉同心——雾峰林家抗日史诗映照台胞家国情怀
  • “两周内要举行直接会晤”,特朗普再次威胁制裁俄罗斯
  • 以太币时隔四年再创历史新高!鲍威尔一言让加密市场重新布局
  • 俄北方舰队举行特种演习保障演练
  • 日本首相与到访的韩国总统举行会谈,讨论双边关系等问题
  • 积极信号!减产控销破“内卷”,多因素支撑光伏硅料价格上涨!
  • 六年规模激增十倍!信达澳亚基金董事长祝瑞敏离任 风控老将商健“代班”需解双重挑战
  • 长安街新亮相的花坛,会唱歌
  • “石上绣花”圈粉记:非遗在厦门湖里走进生活,让年轻人愿看愿学
  • 张家界天门山索道突发故障游客被挂空中2小时,景区:退赔需游客主动联系
  • 上海解除雷电黄色预警
  • 特朗普:我感到非常愤怒
  • 未成年人改装电动自行车乱象调查:时速八九十公里,“鬼火少年”街上乱窜
  • 抗议意大利副总理言论,法国外交部召见意大使
  • 云南会泽一村医与县卫健局拉锯战:举报后被指非法行医,行政复议悬而未决
  • “我不高兴”,特朗普再次威胁制裁俄罗斯
  • 芯片巨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