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民*院校招生难”问题再次引起外界关注。
其中,在广东20多所民*院校中,有14所高校需要补录。经过三次征集志愿后,仍有多所高校“未招满”。如湛江科技学院经第三次征集志愿后,仍“缺口”2900余人。
除了广东,针对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广西、黑龙江启动了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其中,广西更是最后征集志愿时“不受文化录取更低控制线限制”。云南则启动了第六轮征集志愿。在最后征集志愿时,这些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普遍比最初降低了30分或40分,所涉及的学校多数为民*院校。

经第三次征集志愿,广东仍有多所民*院校出现“未招满”现象。
广东一所民*院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全国都有招生难的问题,今年的情况更为严峻。而且,不仅民*院校招生难,公立学校也同样存在此难题。该工作人员说,因民*学费贵,不少学生选择读专科或者复读。
专家表示,近年来,除了民*院校招生遇冷,民办初中、高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一些公立高校也存在招生难的问题,原因是民*院校学费贵,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就业行情不乐观等,导致了很多学生及家长做其他选择。专家呼吁,民*院校面临巨大挑战,需改变办学思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探索特色化办学。
经三次征集志愿,还是“未招满”
8月15日,微信公众号“湛江科技学院招生办”发布文章称,该校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已全部完成,今年将有7928名普高学生以及4800名普通专升本学生加入。在7928名普高学生中,本科6936人,专科992人。
此前,湛江科技学院因招生遇冷、“缺口大”而多次征集志愿引起外界关注。
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信息,在《广东省2025年本科普通类(历史)征集志愿投档情况》中,湛江科技学院计划招生1870人,投档人数为286人,投档更低分为454分;在《广东省2025年本科普通类(物理)征集志愿投档情况》中,湛江科技学院计划招生4487人,投档人数425人,投档更低分426分。其实际投档人数比计划招生人数少了5646人。
之后,湛江科技学院先后进行了三次志愿征集。

7月30日,湛江科技学院启动第三次本科志愿征集
在第三次志愿征集时,湛江科技学院招生办公众号发文称,“已投档考生的志愿专业1需求,100%满足!普通类专业互转不受选科限制!”
然而,虽然投档分数线已大幅度下降(历史类428分、物理类400分),湛江科技学院的第三次志愿征集情况仍不乐观,缺口29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8月2日,湛江科技学院对外发布《严正声明》对“登记填报录取高考学子可获助学金”一事进行辟谣,称相关言论纯属捏造,已向属地公安机关报警。
而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此前发布的数据,2025年,在广东20多所民*院校中,有14所民*院校需要补录。经过三次征集志愿后,仍有多所民*院校未招满。
以广州华立学院为例,在《广东省2025年本科普通类(物理)第三次征集志愿投档情况》中,该校计划招生1187人,投档人数798人,仍有较大的缺口。
澎湃新闻留意到,除了广东,全国多地出现了民*院校招生难的问题。
7月30日,广西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称,将开始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且不受文化录取更低控制线限制。同日,黑龙江也发布了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通知。
7月31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发布消息称,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第六轮征集志愿工作定于7月31日下午开始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征集志愿时,这些高校分数线一般比最初降低了30分或40分,所涉及的学校多数是民*院校。

7月30日,广西开始普通本科招生第四次志愿征集,且不受文化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限制。来源: *** 截图
民*为何招生难
民*招生难的现象往年就存在,今年尤为严峻。
从考生总数来看,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比2024年少了7万人,这也是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从2018年以来逐年增长后,首次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有民办普通本科学校388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3所,占全国总数的31.4%。2023年,全国民办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招生124万人,占比25%。从分布来看,湖北、江苏、山东、广东、陕西的民*数量靠前,分别有33、26、25、25、23所。
据21世纪经济此前报道,民*院校招生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生源主要来自省内,但各省生源规模差别却很大,因此,就容易出现民*院校招生冷热不均。
在社交平台,众多网友指出,民*学费太贵,教育质量良莠不齐,这是其招生遇冷的重要原因。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多数民*的学费一年要2万元-3万元,个别学校的学费甚至超过10万一年。以此保守计算,若算上生活费,一年花费要5万元左右,这对于不少家庭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广东一所民*院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该校进行了三次志愿征集,学生仍未招满。目前,全国都有招生难的问题,今年的情况更为严峻。而且,不仅民*招生难,公立学校也同样存在此难题。
该工作人员分析认为,因民*学费贵,不少学生选择读专科或者复读。
专家:民*面临挑战,要改变办学思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除了民*院校招生遇冷,民办初中、高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民办学校不香了”这个话题,去年就曾引起舆论关注。招生遇冷,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变化。总体看来,招生计划缺额多、降分幅度大的民办学校,均是办学缺乏鲜明特色的近年来毕业生出路不理想的学校,这些学校招生遇冷,是学生、家长“以脚投票”的结果。
熊丙奇表示,在外部环境因素方面,民*院校的收费大多在一年2万元-3万元之间,中外合作办的高校学费普遍更贵,很多家庭无力承担;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少学生选择读职业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与专业时,更看重毕业时的就业,所以就算名校的冷门专业,往往招生也不理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指出,当前,不仅民*院校,民办中小学都出现了招生难的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经济下行,学费贵,不少家庭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再是,民*院校的教学质量被外界诟病,其专业设置很多没有跟上市场变化,学生毕业后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储朝晖说,民*院校招生问题,很久之前就存在了。很多年前,他去山东,了解到有学校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去报到。
澎湃新闻注意到,与原有的民*院校招生遇冷相反,近年部分新建的高校招生火爆,引起外界关注。如今年首次招生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在浙江招生计划数为70人,分数线为656分(位次8518),仅比浙江大学的省内更低录取分数线(658分)低2分。作为今年刚获批的新建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首届招生便交出亮眼答卷——录取分数线超越多所“985”学校,更高分更是达到683分。2025年,西湖大学首次走出浙江招生,其中在河南、重庆两地通过普通高考模式招生。在河南,西湖大学更低录取分674,多位考生685分以上。在重庆,西湖大学更低分669,位次大约在500位。
储朝晖表示,像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建高校,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而进入原有民*院校就读的学生,其分数一般都不会太高。因此,这两类高校并不存在抢夺生源的情况。而且,这些新建高校都是按高规格、高标准建设,投入很大,连一般的公立高校都比不上,绝多数民*院校没有这个能力去投入,无法复制这样的路。
储朝辉表示,目前,民*院校已经出现了一些调整,如一些师范院校调整为高职。今后,一些办学机制刻板、跟市场衔接比较远的民*院校,可能因招生原因,面临倒闭。但与此同时,一些民*院校也将迎来激活。此外,除了民*院校,一些公办高校也将面临招生难的挑战。
在储朝辉看来,破除学历崇拜,培养学生的天性,让其优势潜能得到发展,这是未来高校主要转型的方向。
熊丙奇认为,民办学校需要针对学生、家长的选择变化,进行办学变革,在逆境中求生。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因部分民办学校招生遇冷,而唱衰民办学校,甚至对民办教育污名化。民办教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民办学校走多元化、特色化办学之路,为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