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作】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8月19日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会议要求,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二是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规范产品质量。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四是支持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倡导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强化技术创新引领,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切实维护行业良好发展环境。
【机会前瞻】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针对当前行业竞争秩序问题部署系列规范措施,旨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支持行业自律,强化技术创新引领,严守质量安全底线。
此次座谈会提出的系列措施具有鲜明针对性。一是加强产业调控,通过强化项目投资管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与7月3日工信部召开的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一脉相承,体现了政策层面对产能过剩问题的持续关注。二是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行为,从根本上遏制恶性竞争。三是规范产品质量,严厉打击虚标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引导行业从 “价格竞争” 转向 “质量竞争”。四是支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倡导公平竞争与技术创新,这将加速行业从供给侧改革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
当前光伏行业正面临产能扩张与需求受限的双重压力。2025年上半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54.2%,累计装机达11亿千瓦,但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各环节产能同步激增,价格却持续下跌。下游电站招标普遍采用 “更低价中标” 模式,部分投标价格跌破成本线,企业为维持现金流被迫亏本供货,导致行业 “内卷” 加剧。与此同时,欧美 “双反” 关税及碳壁垒(如欧盟CBAM)进一步挤压出口空间,叠加电网调峰能力不足、跨区域输送受限等问题,行业发展陷入 “国内国外两头卷” 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