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大豆协会(ASA)致信特朗普,敦促其在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时将大豆出口放在优先位置。
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 · 拉格兰在信中表示,美国大豆种植户正面临 " 极大的 " 财务压力,美国越晚与中国达成大豆出口协议,豆农遭受的冲击就越严重。
这封 " 求救信 " 说明,曾经作为中美贸易 " 压舱石 " 的大豆产业,如今正成为特朗普对华关税战的受害者。

中美大豆博弈 1.0 到 2.0。
中国是全球更大的大豆进口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美国大豆的更大国际买家。
美国大豆协会的报告显示,在 2018 年之前的 7 年内,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几乎占到美国生产总量的 28%,占同期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 60%。
在这种深度依赖下,中美双方互利互惠,中国获得蛋白质和油脂资源,美国农场主获得稳定收入。
大豆博弈再升级。
特朗普之一任期就对华发动了贸易战,对中国输美商品大肆加征关税,严重冲击了中美经贸关系。
作为回击,当时中国对美国大豆施加 25% 的报复性关税,由此拉开了中美大豆博弈的序幕。
2020 年 1 月《中美之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后,两国经贸关系有所缓和,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也逐步回升。
2023 至 2024 市场年度,美国向中国出口了近2500 万吨大豆,远超向第二大市场欧盟出口的 490 万吨,贸易形势有所好转。
但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再次对华挥舞 " 关税大棒 ",中美大豆贸易急转直下。
美国农业部统计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自美进口的大豆数量同比下降 39%。截至 7 月底,美国大豆出口量仅为 300 多万吨,跌至 20 年来同期的更低点。
今年美国大豆收获在望,但特朗普 *** 的单边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措施,使得美国大豆陷入了失去中国市场的巨大困境。
特朗普紧急发声。
由于失去了中国这一更大的出口市场,美国豆农的经济损失和大豆库存均创下新高。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在给特朗普的信中坦承:" 美国豆农无法撑过与我们更大客户长时期的贸易纠纷。"

今年 4 月,拉格兰曾写信给特朗普恳求结束贸易战。
在此背景下,8 月 11 日,特朗普在 " 真实社交 " 平台发文,敦促中国将大豆采购量增加至目前的四倍。
该言论一度推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单日暴涨 2.4%,但效果转瞬即逝,根本无法解决美国大豆在中国 " 失宠 " 的现实问题。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 7 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 42 万吨,从巴西进口大豆 1039 万吨,两者相差将近 24 倍。
此外,中国已提前锁定 9 月约 800 万吨、10 月约 400 万吨的大豆进口量,全部来自南美,以巴西为主。
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提前关闭了美国大豆出口的 " 黄金窗口 ",特朗普 " 口头 " 解决大豆问题的策略彻底失效。

美国俄亥俄州一台收割机在收割大豆。
中国沉着应对。
与特朗普的焦头烂额不同,中国通过重塑大豆供应链、拓展粮食来源,化被动为主动,顺利抵抗住了贸易战带来的现实风险。
一方面,积极拓宽大豆进口渠道。
巴西大豆具备价格低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双重优势,为了推动巴西大豆对华出口,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收购巴西巴拉那瓜港 50 年经营权,打通南美粮运通道,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在巴西设立农业科技学院,大力推动大豆的本地化育种及可持续种植技术;
直接向巴西农民采购,绕开国际粮商等中间环节。
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中国的大豆采购,也为巴西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中国还扩大从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采购大豆,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极大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另一方面,持续提升国内大豆产量。
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改进,中国大豆自给率也不断提高。
随着 " 大豆振兴计划 " 的推进实施,黑龙江、内蒙古等主产区大豆亩产量较 5 年前提升 15% 以上,2025 年国产大豆产量突破 2300 万吨,较 2017 年增长 60%,相当于进口总量的 25%,自给率稳步提高。
这一连串的举措有力强化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韧性,使中国抵抗住了来势汹汹的贸易战冲击。
小小的大豆为何如此重要?
大豆之所以在中美经贸博弈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因为它的影响远超一般商品,其背后牵扯的是手握大量选票的美国豆农。
中国市场举足轻重。
拉格兰曾算过一笔账:" 农业创造的 1 美元通常会在当地社区流通 6 到 8 次。"
这意味着大豆产业的收益能广泛惠及农村地区的商店、餐馆等服务业,是许多农业州社区经济活力的生命线。
中国是全球更大的大豆进口国。可以说,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农民的收入,甚至一个州的经济命脉都高度依赖对华大豆产业出口。
大豆作为大宗商品,可替代性较强,供应链调整成本较低。在美国之外,中国可以快速找到替换来源。
巴西大豆与美国大豆生长期互补,且出口至中国运输周期仅需 25 天(美国需 40 天),这些优势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大豆的竞争力。
随着中国转向巴西市场,美国大豆出口商今年可能错失数十亿美元的对华销售额。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豆成了中国在贸易战中的有力筹码。

查看大豆长势的美国豆农。
大豆背后是共和党票仓。
在美国政治版图中,大豆主产州构成的 " 大豆带 " 在选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等美国大豆主产区均是特朗普的核心票仓,在 2024 年总统大选中,这些州为特朗普贡献了大量选票。
而当大豆出口受阻、价格暴跌时,豆农的不满会迅速转化为对执政者的政治压力。
近期,美国大豆协会作为重要的农业游说团体,通过 *** 、听证会等方式不断向特朗普 *** 施压。
随着美国 2026 年中期选举临近,共和党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要想保住在国会的优势,离不开农业州选民的选票支持。
因此,大豆出口就成了特朗普不得不重视的重要议题。
事实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
今年以来,特朗普打着 " 美国优先 " 的旗号,贸然对外发动贸易战,表面上看好像是 " 赢麻了 ",实际上却导致本国大豆等重要产业 " 输惨了 "。
这充分表明,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狂抡 " 关税大棒 " 终会反噬自身。
最近,美国大豆协会悲观预测,若失去 30%-40% 的中国市场,全球大豆供应链将加速向南美倾斜,美国大豆可能永久失去在中国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如今,随着收入锐减、库存积压,美国的豆农忧心忡忡。
他们可能会感叹:中美 " 斗 ",真伤 " 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