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周口女医生坠亡事件,执法惰性是“最后一根稻草”

音符科技网

8 月 1 日,河南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 57 岁的邵医生从医院楼顶一跃而下,不治身亡。邵医生的丈夫张先生表示,妻子因三起医疗纠纷,承受了 7 个月的网暴。

当医闹从线下蔓延到线上,从纠纷升级为 *** 暴力,轻生的邵医生也曾通过报警等方式努力自救,但执法惰性成了 "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据媒体报道,三起医疗纠纷其中一起发生在今年 5 月,一名 22 岁的产妇突发羊水栓塞,邵医生在家属签署同意书后实施子宫切除术,成功保住母婴生命。之后,产妇的公公却说他为娶媳妇花费 50 多万元,现在生下女孩,子宫又被切除,认为家里 " 绝后了 ",要医院和医生赔偿 100 万元。

起诉败诉后,家属开始在网上自称是医疗受害者,造谣邵医生误诊和违规操作,是 " 谋财害命刽子手 "。很快,他们在网上和另两起医疗纠纷的家属结识。一起是一名产妇即使身体条件不允许,也执意顺产不要剖腹产,导致流产;一起是产妇生产顺利,孩子出生两年后被确诊脑瘫,家属认为是邵医生的责任。三家人通力合作之下,谣言形成 *** 传播矩阵:羊水栓塞抢救被歪曲为 " 误诊切子宫 ",家属签署的《手术同意书》在剪辑中消失;高危孕妇拒剖导致的胎儿死亡,被包装成 " 医生故意杀人 ",甚至编造 " 害死 78 人 " 的骇人谣言 …… 这些内容通过算法推荐持续发酵,涉事账号累计发布数百条视频,被大量评论点赞。

因为被网暴,邵医生曾两次报案。之一次是 7 月 30 日,但警方并没有立案,双方还闹得很不愉快。第二天,邵医生在同事家人的陪同下二次报案,这次虽然立案,但警方也没说怎么办,也没有联系下架视频。第三天,邵医生留下遗书后自杀。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报警时,邵医生的丈夫张先生曾提醒警察:" 不要不当回事,因为网暴想不开自杀的案例有很多 "。谁知一语成谶。事发后,派出所总算积极起来——到现场拿走了邵医生的手机,将她的告别视频和网暴者账号内的全部视频下架。当地公安、卫健委和医院召开会议,公安局成立了三个专班展开调查。但生命已经逝去,悲剧已无可挽回。

邵医生是周口六院的妇产科主任,从医 20 多年,接生新生儿超过 3 万名。就在轻生当天,邵医生还坚持做完了 6 台手术。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很多都是曾被她接生的网友对她的怀念。有人指出,之一起医疗纠纷中的突发羊水栓塞,死亡率高达 80%,被称作 " 产科死神 "。能在这种情况把产妇和婴儿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医生,实在是不容易。但她把产妇从死亡的边缘抢救回来,却被产妇的家人网暴致死,不得不说是人间悲剧。

必须指出的是,传统医闹虽然也针对医生,但往往发生于医疗机构之中,影响的是整个医疗秩序,会得到医院重视和各方谴责。但当医闹上升为 *** 医闹、 *** 暴力之后,就与线下有着明显不同,被网曝者很容易陷入孤军奋战,独自面对巨大的无力感。" 我觉得她是太绝望了,没人能帮她。" 丈夫张先生的这句痛诉,不仅是邵医生的困境,也是很多被网暴者共同的困境。

这起事件值得深思之处也正在于此。我国针对打击 *** 暴力并非没有法律支撑,相关法条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多个领域。比如《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明确,以暴力或者其他 ***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更高人民法院、更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 *** 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明确,利用信息 *** 诽谤他人," 同一*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 5000 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 500 次以上的 ""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 等均应当被认定为刑法规定中的 " 情节严重 ";2024 年 8 月 1 日实施的《 *** 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更是明确要求对组织* *** 暴力者从重处罚。

但在实操中,真正因为 *** 暴力受到处罚的并不多。究其原因, *** 暴力在不少执法者的理解中,与纠纷事件的界限较为模糊,而且取证较为繁琐,执法成本较高,很容易被一拖再拖。比如这起事件中,家属以医疗事故为由持续发布不实内容,把网曝掩盖在纠纷之下,仅靠平台较难判断和治理,这个时候,必需要专业的执法机构站出来,通过调查一锤定音。但现实是,警方应对并不积极,这种执法惰性导致的程序空转,让加害者更加肆无忌惮,也令邵医生陷入绝望、走上绝路。

一位优秀的医生用生命叩问了社会治理的良知底线,执法和司法部门如何应对具有示范意义。一旦应对不当,很可能成为反向指引,造成更多医闹升级为 *** 医闹和 *** 暴力。除了个案的公正处置,公安部门也应及时出台更加细致可操作的《 *** 暴力警情处置规范》,比如将 " 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恶意攻击 " 等情形纳入必须立案范畴,杜绝 " 踢皮球 " 式执法。

在严惩挥动键盘的刽子手的同时,也要问责那些手握执法权责却袖手旁观者。正如一位网友所言:" 如果连救人的医生都无法被拯救,我们还能期待谁来守护这个社会的底线?"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潘高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香港今日确诊病例,香港今日确诊病例详情】
  • 【茂名疫情最新数据消息,茂名疫情新增1例】
  • 周三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阿里巴巴涨3.26%,理想汽车跌5.43%
  • 苏州市疫情最新消息/苏州市新冠肺炎最新消息
  • 吉林省疫情最新通知(吉林省疫情最新通知23个)
  • 美国债市:国债在10年期标售需求疲软之后陡化 期货盘中异动引人关注
  • 嘉兴疫情最新消息,嘉兴 疫情 最新
  • 收盘:美股周三上涨 苹果领涨科技股
  • 原油:油价下跌 交易员观望特朗普对俄罗斯的下一步行动
  • 【理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如何统筹兼顾?
  • 【哈尔滨43号公告/哈尔滨43路停运了吗】
  • 卢拉:巴西不会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未放弃与美对话
  • 【伊犁疫情管制最新消息今天/伊犁疫情最新政策】
  • 何以中国|天津海河河畔灯光大上新
  • 周三国际油价震荡走低 市场关注特朗普对印关税与对俄制裁前景
  • 巴西总统卢拉:巴西不会对美国实施对等关税
  • 高盛: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形似零利率时代
  • 关税阴影下,美国零售业之“怪现象”(环球热点)
  •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普京和泽连斯基会面
  • 俄罗斯原油并未受到制裁,印度为何变成特朗普关税靶心?
  • 美联储理事Cook:非农就业数据的修正可能预示着美国经济的转折点
  • 义乌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新增(义乌疫情最新消息2021)
  • 尾盘:美股维持涨势 科技股涨幅领先
  • 特朗普:特使Witkoff与普京的会晤“富有成效”
  • 匆忙赶赴华府的瑞士联邦主席即将离开 料无法争取到更有利的协议
  • AMD首席执行官称所有产品均看到积极信号 出口相关审批取得进展
  • 美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喊话欧洲:别从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
  • 招远疫情防控最新消息(招远防疫情2021)
  • 智利铜矿事故造成生产中断 将对铜供应造成冲击
  • 泽连斯基:俄罗斯停火意愿有所增强 施压正在起作用
  • 贸易谈判代表与美国商务部长就贸易协议进行会谈 呼吁尽快落实
  • 从“不通公路”到“道路通畅”——墨脱公路:破“孤岛”历史与世界相拥
  • 上海现有重型患者52例/上海疑似病人
  • 【广东本地疫情形势如何,广东疫情形势分析】
  • 漳州疫情/漳州疫情高风险地区
  • 美国财政部发行10年期国债 中标收益率4.255%
  • 宁津疫情最新消息/宁津县新冠状疫情
  • 招远疫情最新消息,招远疫情最新消息2022
  • 亚马逊旗下Zoox无人驾驶汽车获美国监管机构批准
  • 金华市疫情最新消息(金华市疫情最新消息2月7日)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