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赴港投保持续火热 内地监管提示风险降温

音符科技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近期香港保险市场因分红险演示利率下调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为了锁定高收益,不少内地居民“打飞的”专程赴港签单,部分中介也借机营销, 带火了一波香港保险购买潮。但是火热背后,也充满了风险,7月30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关于购买境外保险的风险提示称,近期境外保险产品热度上升,但其中暗藏诸多风险。持牌机构、保险从业人员超出业务范围,宣传、推介、销售或组织安排购买境外保险机构产品,均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赴港投保热情升温

  河北金融监管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境外保单不受我国境内法律保护,投保境外保险产品存在汇率或外汇政策变化、保单收益不确定、理赔成本高、 *** 难度大等诸多风险,消费者应高度警惕,谨慎对待。

  “如确有需求,请通过合法渠道购买保险,切勿参与‘地下保单’等违规交易,谨慎对待以‘高收益’为卖点的投资型产品。”河北金融监管局强调。

  因香港保险具有产品设计灵活、保障全面、收益较高等特点,近年以来一直是部分内地旅客赴港之一站便是直奔保险公司,香港保险也一度被称为金融“土特产”。

  2024年全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627.98亿港元,比2023年同期(589.71亿港元)增长6.49%。其中,之一季度投保156亿港元,第二季度投保141亿港元,第三季度170亿港元,第四季度161亿港元。

  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保费,占据全港新单保费(2,198亿港元)的29%,近三分之一 ,相当于每3份新单中就有1份来自内地访客。

  内地访客新造业务保费上涨,主要由终身寿险和储蓄寿险的需求带动。以新单保单数统计,两者合计占比62.1%,其中终身寿险占比58.5%,储蓄寿险占比3.6%。

  2025年以来,这一趋势继续加码。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港新造保单保费达934亿港元,同比增长43.1%,创下2001年以来的季度新高。

  不过,内地访客新造保单统计情况并未公布。对此,香港保监局表示,该局正全面检视非本地保单持有人投保资料收集的范围及准则,在完成这项工作前不会发布有关内地访客的分项统计数字。

  需要说明的是,7月1日起,香港保监局将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从7%下调至6.5%,不少中介借势炒作高利率“最后的窗口期”,恰好正逢暑期,“打飞的”投保的内地居民大排长龙。

  北京排排网保险 *** 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告诉记者,香港保险作为全球化资产配置的工具之一,其吸引力不可否认,但其风险也需要审慎评估。首要关注汇率波动风险,香港保单多以美元或港币计价,汇率波动可能直接影响保单价值和未来收益。其次是非保证收益实现的不确定性,储蓄分红型产品的非保证部分高度依赖保险公司投资表现,市场与利率波动可能导致实际收益低于演示水平。再者是法律与政策风险,香港与内地在法律体系、监管政策上存在差异,投资者需熟悉香港保险法规,同时关注两地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外汇管理政策、税收政策等。当然,产品条款复杂性及长期锁定期带来的流动性约束也需纳入风险框架。

  赴港投保看准七件事

  针对一系列风险,香港保监局提醒内地访客“赴港投保7七件事”,包括:亲身赴港购买香港保险、不与无牌人士接洽、直接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切勿与中介人协议回佣、了解产品的特点及风险、留意索赔事宜、认识香港保险业的规管等。

  据悉,目前香港保险销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保险公司的直属 *** 人,只 *** 单一公司的产品;另一种是第三方经纪公司,负责签约险企的产品销售,不管是公司还是产品都不固定。

  香港某大型险企的销售人员刘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出问题的非法或者无牌中介,多是和第三方经纪公司合作。“类似中介和内地的财富公司、信托公司,甚至一些小的银行进行合作,通过内地的机构得到‘转介绍’的客户,然后客户再通过香港的第三方经纪公司和险企进行签约。正常的直属 *** 人签一个保单的业绩提成一般是首年保费的20%左右,而第三方经纪公司则达到60%。这就提供了第三方经纪公司‘胡作非为’的空间,可以给客户返佣,或者提供往返香港的机票和酒店,诱导客户购买香港保单。”

  造成业绩提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方经纪公司的运营方式一般是“一脚踢”,公司和险企约定一个基本的销售额度,日常不占用险企的人员和办公地点,所以可以给与更高的业绩提成。

  刘明认为,非法中介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这种中介像是‘二道贩子’,等于把客户卖了两次。保险是一个特殊的金融产品,服务周期很长,服务内容复杂且专业,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很多客户在购买的时候,对产品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购买之后,发现不合适,或者急需用钱,需要提前退出时,就发现损失惨重。”

  对于这种行为,香港保监局去年表示,“对无牌销售持零容忍态度。”从事香港保险的推荐或销售,相关保险中介人必须持有香港保险中介牌照。根据香港《保险业条例》,无牌销售保险涉及刑事罪行,一经定罪,更高可判处监禁两年及罚款100万港元。

  据介绍,近期,香港保监局和廉政公署合作,打击可疑无牌跨境销售的行动;并对中介人不当处理或挪用保费、提供错误的保险意见,以及不当处理客户投保和续保申请等个案进行跟进调查。

  河北金融监管局提及的“地下保单”问题,事实上由来已久。

  2024年10月,广东金融监管局下发《关于开展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广东全辖(不含深圳)开展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专项治理工作。

  因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火热,全国政协委员罗卓坚此前在全国两会上关于推进跨境保险通的提案中建议,仿效债券通及沪港通等模式,让香港保险公司在大湾区以试点形式销售产品,分阶段试点销售不同类型保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其官网答复表示,考虑到内地与港澳地区的保险市场在法律体系、监管制度、机构管理、产品设计和销售、消费者认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市场风险易交叉传染,现阶段直接开展跨境保险通试点的时机尚不成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波伏瓦:“老年”并不那么容易界定,它的多种面目难以化约
  • 上海社科新人访谈录|汪仲启:哲学社科研究是对时代的回应
  • 上海市民抗战实物收藏展开幕:近半展品首次亮相,两件镇展之宝引人注目
  • 中方举行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有何考虑?外交部答问
  • 上海社科新人访谈录|赵隆:以交叉融合型学术探索赋能软实力建设
  • 信息前后不一促成美俄首脑会晤的美中东特使受质疑
  • 安庆师大党委常委、副校长肖新提名任皖西学院院长
  • 王毅将主持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并举行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
  • 吃货的力量!匈牙利牛肉汤助杜普兰蒂斯再破撑杆跳世界纪录
  • 收评:沪指突破3674点高点 两市成交金额突破2万亿元
  • 美银证券:升万洲国际目标价至8.5港元 料下半年前景良好
  • 大和:降康师傅控股目标价至11港元 重申跑输大市评级
  • 华闻集团(000793)股民索赔案持续推进,瑞贝卡(600439)索赔案启动
  • 广汇物流(600603)、富通信息(000836)投资者索赔案持续推进
  • 李国庆辟谣“高价出售婚礼门票”:婚宴拒绝任何商业操作
  • 尹锡悦夫妇案牵扯出的韩国“统一教”和“建进法师”是啥来头?
  • 大摩:升裕元集团目标价至13.5港元 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 台方以“中日战争结束与终战接收”取代“抗战胜利”表述,国台办:谄媚侵略者
  • 长沙男子发布商人行贿官员文章被诉侵权,辩称内容来自判决书
  • 特朗普家族加密货币财富暴增:与PancakeSwap合作发行USD1,家族持币市值约45亿美元
  • 里昂:削新秀丽目标价至22港元 维持“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 宁德时代成交额达100亿元
  • “台独”分子称岛内“亲中平均年龄下降”,国台办:民进党制造的“信息茧房”正在崩塌
  • 为什么苹果都没人炒了?
  • 交银国际:下调宝胜国际目标价至0.74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 沪指八连阳,两市成交破2万亿元
  • 突然,直线拉升!20cm涨停,啥情况?
  • 招商银行:正在依法有序推进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
  • 中欧观察|从搁置争议到正视争议:中欧建交50年之际我们如何调整对欧政策?
  • 四川一高校宿舍收空调租赁费,学生:四年共1680元都能买一台了,学校回应
  • 恒信东方遭证监会立案 投资者或可索赔
  • 人保财险原监事会主席张孝礼一审开庭,被控受贿990万余元
  • 水利部针对福建等4省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巴基斯坦与美国举行新一轮反恐对话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三次长沙会战:烽火淬炼的抗战精神丰碑
  • 收评:沪指创4年新高 两市成交额超2.1万亿元
  • 智飞生物:旗下四价流感疫苗完成全国首针接种
  • 美光回应在华业务调整:全球战略调整一部分,退出移动NAND产品市场
  • 天风证券增资至约101.4亿 多位主要人员发生变更
  • 吃鸡蛋事件被质疑是剧本,妇联回应:一直在跟进该事件,等调查结果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