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明显在敷衍特朗普

音符科技网

2025 年 8 月 4 日,日本国会议事堂内,气氛紧张,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议员们向首相石破茂抛出无数个问题,核心只有一个:那份沉甸甸的《美日贸易协议》,那些对日本有害的条款,日本应该怎么执行?

面对围攻的议员,石破茂说出了一句令外界惊讶的话:" 要执行这一协议的条款,可能要比达成协议更具挑战。"

言外之意,便是协议难以落实。

难以落实的,何止《美日贸易协议》,还有《美欧贸易协议》以及《美韩贸易协议》。这些特朗普费尽心力,好不容易才签订的协议,很可能沦为一张废纸。

这三份令特朗普 " 大赢特赢 " 的贸易协议,内容几乎如出一辙,核心有四条:接受美国关税、投资美国、购买美国能源、对美国开放市场。

关税上,美国给欧盟、日本、韩国统一定为 15%,但钢铁、铝和铜的关税另算,一律 50%;

投资美国上,欧盟承诺 6000 亿美元,日本 5500 亿美元,韩国 3500 亿美元,全部砸向美国制造业,而投资所获利润,美国将分得九成;

购买美国能源上,欧盟 7500 亿美元,韩国 1000 亿美元,日本的金额虽未明确,但要掏的钱显然不会少于韩国;

对美开放市场的重点,则聚焦于农产品和汽车两大行业。

简而言之,特朗普的盘算一目了然:以关税为施压手段,迫使欧盟及日韩购买美国的能源、农产品和汽车,并向美国制造业注入巨额投资。

若全部落实,美国自然是 " 大赢特赢 "。可协议才达成没几天,变数已然浮现。

最直接的分歧,在于投资美国的资金来源。

特朗普称,这些资金将由欧日韩官方出资,成立一个由美国管理的投资基金。

但根据《政客》杂志的报道,7 月 28 日下午,两名欧盟官员表示," 这些资金将完全来自私营部门的投资,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所在地)对此没有管辖权。"

也就是说,这 6000 亿美元,欧盟官方一分都不会出,而是由私营企业自主决定。

石破茂也表态:" 这一计划将由私营部门决定,日本 *** 无权强制企业签署相关合同。"

私营企业的投资变数极大,或许今天承诺投资十亿美元,明天就可能因市场行情波动而变卦撤资。这么一来,数千亿美元的投资还怎么落实?

此前 " 星际之门 " 计划面临烂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2025 年 1 月 22 日,特朗普上任次日,甲骨文、软银与 Open AI 联合启动 " 星际之门 " 计划,计划未来四年投资 5000 亿美元,在美国建设多个大型数据中心,以满足人工智能行业的需求。

该计划中,软银负责出资,甲骨文提供技术支持,Open AI 则负责运营。对美国制造业而言,这笔数千亿美元的投资无疑是重大利好。

特朗普对 " 星际之门 " 计划极为重视,在白宫亲自宣布计划启动。

然而,7 月 21 日,《华尔街 . 日报》报道," 星际之门 " 计划已濒临夭折,原因是甲骨文、软银和 Open AI 之间,存在诸多分歧难以解决。

这 5000 亿美元投资,大概率是没了。

再比如,日本对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乍听之下,似乎日本农业要陷入困境。

但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说得很明白," 进口大米的总量并不会增加。"

这话什么意思?

日本每年进口大米的配额为 77 万吨,其中美国大米占 45 万吨。在 45 万吨这个基础上,进口量可能会增加到 55 万吨或 60 万吨,但不会超过 77 万吨。

这些增加的大米配额,原本属于东南亚国家。日本不过把东南亚国家的大米配额挪给了美国,根本谈不上开放市场,本土大米的销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有一个细节,很能反映欧日韩的心态。

日本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并无书面文本,仅是口头承诺。

有过谈判经验的人都清楚,若真心想落实协议,怎会连书面文本都没有。

不仅美日协议如此,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透露,美韩协议和美欧协议,同样没有书面文本。

显然,各方都想敷衍了事。

各方不愿落实协议,直接原因是内部的强烈反对。

美欧贸易协议达成后,法国总理贝鲁直言,协议达成之日是个 " 黑暗的日子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毫不客气地说,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成早餐 " 吃 " 了(美欧协议是冯德莱恩和特朗普谈的)。

他们的愤怒,源于协议的 " 慷他人之慨 "。

农产品是法国和匈牙利的核心出口产业,尤其是法国,作为欧洲之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小麦、蔬菜、水果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而美欧贸易协议的本质,是为保全欧洲汽车产业,选择牺牲欧洲农业。

巧了,冯德莱恩是德国人,汽车又是德国的优势产业,于是在法国看来," 美欧协议 " 就是德国出卖法国。

俄乌战争后的欧盟,本就风雨飘摇,隐隐有分崩离析之态,若法国蒙受重大损失,欧盟内部的裂痕,恐怕会进一步扩大。

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同样高涨,农协的不满最为突出。

美国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将严重损害农协利益,而农协是执政党自民党的核心票仓,其上下游体系涉及上千万人。

自民党无论得罪谁,都不敢轻易触碰农协的利益。

2015 年日本加入 TPP 谈判时,美国曾向安倍 *** 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

而安倍始终未让步太多。要知道,安倍是强势首相,连他都不敢在农产品问题上过多让步。石破茂作为弱势首相,更难有底气得罪农协。

不愿落实协议的根本原因,是财政困难。

这些年大环境欠佳,尤其是疫情与俄乌战争之后,各国囊中羞涩,财政赤字持续攀升,看不到扭转的迹象,都只能咬牙硬撑。

以日本为例,其国债规模占 GDP 的比例已突破 260%,即便利率较低,利息支付的压力依然巨大。

按照日本 *** 的预估,2025 年的国债利息支出,将占到总预算的 25%。这一比重甚至超过了美国。自身都难保,日本 *** 上哪找 5500 亿美元投资美国?

欧盟的状况差不多。

作为欧盟经济火车头,德国 2024 年 GDP 负增长 0.2%,这是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另两个核心法国和意大利,GDP 增长率常年在 1% 上下徘徊。

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 *** 了极右翼的崛起。

为援助乌克兰,欧盟省吃俭用了三年,给乌克兰的资金合计也不到 6000 亿美元。

如果还要向美国支付 6000 亿美元,别说勒紧裤腰带,欧盟就算把自己勒死也挤不出来。

更关键的是,即便欧日韩有心推动协议落地,以美国企业的生产能力,恐怕也难以满足需求。

单说能源订单,仅欧日韩给美国的能源订单,明面上就不低于 9500 亿美元,还没算其他国家,美国的油气企业有这么大产能?

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 CNBC,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人士说,特朗普的欧盟贸易协议是基于大规模的能源采购,这不太可能实现》。

文章认为,如果欧盟要达成三年向美国采购 7500 亿能源产品的目标,则每年至少采购 2500 亿美元。

考虑到 2024 年,美国对欧盟的能源总出口额度是 800 亿美元,要达到 2500 亿美元得增加三倍以上,一时半会哪来的产能?

那么,能不能增加产能?

理论上可以,但变数太多。产能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形成,建厂需要时间,工人培训需要时间,审批流程以及杂七杂八的事情,都需要时间。

一番折腾下来,怎么也得一两年后才能有产出,可市场瞬息万变,万一到时候客户不要了呢?有多少人敢冒这个险?

美国企业竞争力衰退也是个问题,以美国汽车企业为例。

特朗普一直认为,欧日韩的汽车品牌,在美国占了不少市场份额,而美国汽车品牌在欧日韩市场却未能占据同等份额,这一定是它们的贸易或非贸易壁垒在作祟。

只要把壁垒拆掉,美国汽车便可长驱直入。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美国汽车品牌在欧日韩市场的失利,虽有非贸易壁垒的原因,但更多还是源于自身竞争力不足。

欧洲的人口密度高,街道较狭窄,大型汽车不吃香,消费者更青睐小型车;欧洲油价偏高,消费者对车辆的省油性能尤为看重。

而美国地广人稀,街道宽阔,民众更倾向于选择空间充裕的大型车。作为能源生产大国,美国的油价较低,汽车耗油量高点也无关紧要。

欧美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明显,理论上,美国车企应投放不同的产品,但它们只是简单地将美国生产的车型,运往欧洲销售,没有任何针对性改进,自然不受市场欢迎。

今年 2 月,BBC 就发表过一篇文章:《欧洲人为什么不买更多的美国汽车?》

文章明确指出,美国的汽车制造商缺乏本土化能力,不愿意针对欧洲市场的情况,做出改进,而是机械地照搬美国市场的经验。

类似的错误,早在 90 年代,美国车企便已在日本市场犯下过,导致美国汽车退出了日本市场。不提升竞争力,简单地把锅甩给非贸易壁垒,无疑是自欺欺人。

阻碍协议落实的因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那就是特朗普的反复无常。

本来,日本和美国谈好的关税税率,是 15%,这个数字在承受范围内。

结果,8 月 6 日,特朗普突然变卦,表示 15%,不是只收你 15%,而是在现有关税数字的基础上,加 15%。

这么算的话,日本大部分输美商品,就要面临不低于 25% 的关税税率。

这下,日本是真麻了。

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强烈要求美方 " 纠正错误做法 ",特朗普可没那么容易妥协。毫无疑问,类似的变卦后续还会有。

变卦越多,协议告吹的可能性越大。

当然,即便最终不能全部落实,特朗普的一番折腾也并非全无意义。

在特朗普二次上台前,美国每月的关税收入,不过 50-60 亿美元,但今年 6 月,经过特朗普加税,美国的关税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 272 亿美元。

财政部长贝森特预计,2025 年的关税收入,有望达到 3000 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三大财政收入来源(前两大是个税和工资税)。

若一切顺利,未来十年,关税能为美国财政带来两万亿美元收入,在债台高筑且要通过《大而美法案》进行大减税的背景下,这笔钱至关重要。

所以,美国媒体普遍预测,即便 2029 年上台一个民主党总统,也不会轻易降低关税。

美国能把一众盟友拢在身边,靠的不只是航母和美元,更关键的是那扇敞开的市场大门。

过去很长一段世界,美国愿意把自家市场让出一部分,盟友们能承接产业分工,靠出口赚到钱,日本的汽车、欧洲的机械,都能顺顺当当打进美国市场。

有了这层好处,大家自然愿意接受美国的领导,盟友体系也就稳当了几十年。

可特朗普把关税的闸门拉下来后,盟友们再想把东西卖到美国,成本凭空高了一大截,利润薄了不少。

更棘手的是,这道关税闸门恐怕很难再重新开启。正如前面所说,在财政压力与社会情绪面前,即便四年后换一位民主党总统,关税也很难再降下来。

美国的盟友体系,地基从来不是所谓的价值观,而是一个 " 利 " 字,是产业分工下,美国的让利。但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情况下,让利换盟友效忠的模式,便难以为继。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美国的盟友体系上,裂开了一道深深的缝隙,随着时间的推移,再 " 忠心耿耿 " 的盟友们也会琢磨:

既然好处没了,凭什么还要像以前那样死心塌地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布
  • AI语料概念震荡反弹,慈文传媒涨停
  • 继理想后,第二家半年度盈利的新势力诞生
  • 从“野蛮生长”到“质效双升”,短剧产业升级进行时
  • 珍酒李渡早盘涨超5% 公司发力大珍、牛市啤酒等新品有望贡献增量
  • 特朗普就像威严的居委会大妈,镇住欧洲“死磕团”
  • 京东:已为15万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每人每月平均缴纳约2000元
  • 上海: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企业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
  • 马斯克“断臂”,走进死胡同
  • “房东税9月15日开征”引热议多地紧急辟谣:备案≠加税“房东税”到底是什么?
  • 前Flyme负责人杨颜喊话魅族科技,将公布不太好的事情
  • 中国罕王早盘一度涨超14%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加10.77%
  • 解析非上市财险公司半年“考卷”:业绩超预期,“七大派系”加速分化
  • AI金融发力!金融科技ETF(159851)冲击七连阳!中科金财斩获4天3板,润和软件大涨超10%
  • 百心安-B早盘一度涨超15% 昨日收涨逾50%RDN进入美国高血压指南
  • 国家体育总局:“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 赤峰黄金矿权整合取得新进展
  • 大摩:全年派息保障及股票回购计划将提升股东回报 维持中国宏桥“增持”评级
  • 外卖全职骑手突破15万,京东为每人每月五险一金平均缴纳约2000元
  • 放量回调,国防军工ETF下探2%溢价高企!中国船舶今日复牌,年内4倍牛股再现逆转
  • 行医之谈|“小胖鸡医生”舒秦蒙:为什么医患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 ?
  • 瑞银上调金价预测至3700美元 料美联储降息将打击美元
  • 招商证券国际:下半年吉利汽车新品提升单车利润 列首选 维持目标价32港元
  • 伊拉克军方:国际联盟将撤军,伊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
  • 前Flyme负责人喊话魅族科技:“下周一我们表演一个撕逼”
  • 运动干预行之有效,我国“小胖墩”“小眼镜”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 中信里昂:升长实集团目标价至34.1港元 维持“持有”评级
  • “十五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承办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
  • 中信里昂:上调网易云音乐目标价至310.5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 中信里昂:升科伦博泰生物-B目标价至500.6港元 重申“跑赢大市”评级
  • 哈马斯已同意最新加沙停火提案,以色列准备边打边评估
  • 国家体育总局:截至去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 中信里昂:上调快手-W目标价至83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 辛巴,第五次宣布退网
  • 闪回科技三闯联交所:“以价换量”毛利率仅同行1/4 1元“骨折价”向实控人朋友输送利益 天价赎回迎来倒计时
  • 科网大厂中报拉开帷幕,腾讯“打头阵”,港股下半场机会来了
  • 国家体育总局: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带动其他项目水平提高
  • 2025上海书展|陈尚君:唐诗文本与文献研究的十个层面
  • 牛市歇脚,“旗手”倒车接人?顶流券商ETF(512000)跌逾1%,资金单日狂买11亿元
  • 卓创资讯:美豆需求端迎来利多 国内豆粕需求不佳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