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烧掉140亿

音符科技网

定焦 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李梦冉

京东,交出一份相当割裂的二季报。

一方面,营收端依旧强劲。今年二季度,京东实现营收 3567 亿元,同比增长 22.4%。具体来看,京东零售(包括京东健康及京东工业)、京东物流(内部及外部物流业务)均取得双位数增长,基本盘算得上是稳扎稳打。

另一方面,净利润端却是一记重锤。经调整净利润仅 74 亿元,同比大跌 49%。外卖大战的烧钱补贴在这一季度显出代价,新业务(包括达达、京东产发、京喜、海外业务)受到外卖拖累,当季亏损高达 148 亿元,导致总体净利润腰斩。

尽管市场对于二季报的 " 变脸 " 早有预期,但这一亏损数字仍然超出投资者预期,也为后续走势蒙上阴影。

财报发布后,京东美股盘前一度涨超 3%,随后陷入微跌。截至发稿前,股价 31.58 美元,下跌 2.86%,市值 455.23 亿美元。

总体而言,二季度的财报一边透着基本盘的 " 行稳致远 ",一边彰显新业务的 " 高举高打 "。如此割裂式的报表之下,透着京东的 " 不安分 "。过去数月,从投资 AI 具身智能、加码传统零售硬折扣店,到布局短剧业务、发力酒旅,京东的版图不断外扩,故事越来越多,代价也越来越大。

零售主业难止外卖失血

外卖大战带来的影响,在本季度彻底显形。这也是投资者本季度最为关注的变化。

先看外卖业务所在的 " 新业务 " 分部数据:2025 年 Q2 营收 139 亿元(2024Q2 为 46 亿元),营业成本 144 亿元(2024Q2 为 36 亿元),经营费用更是飙升至 144 亿元(2024Q2 为 17 亿元)。最终,该分部经营亏损 148 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仅为 7 亿元。

换句话说,新业务尽管营收增加了 93 亿元,但在成本和费用双增百亿的投入下,反而比去年同期多亏了 141 亿元。最直接的拖累,来自外卖业务上的高额补贴。

这一亏损的冲击,直观体现在京东本季度的盈利能力上:二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 62 亿元,2024 年同期为 126 亿元,同比大跌 51%;经调整后净利润为 74 亿元,2024 年同期为 145 亿元,同样也接近腰斩。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向「定焦 One」解释,在平台对外卖大规模的补贴和优惠情况下,营销成本、投入测试性成本会比较高,必然影响利润表现。

其实,外卖的 " 高投入、高亏损 " 早有先兆。

今年 2 月以来,京东开始大力加码外卖业务,3 月 1 日正式上线外卖业务,从此前发布的 2025 年一季报来看,对比 2024 年同期,新业务成本和费用分别增加 6 亿元和 10 亿元,亏损扩大 6 亿元。

只是当时外卖业务放眼到整个京东业务来看盘子尚小,虽尚在爬坡期,但零售主业还能消化风险。到了二季度,受五月以来几波 " 外卖大战 " 影响,外卖业务仍在重投入阶段,零售主业难以完全对冲外卖业务带来的巨额亏损,盈利回报尚且遥远。

这场原本在京东与美团之间上演的较量,因阿里的杀入而更添变数。高盛预计,2025Q3 至 2026Q2 的 12 个月内,阿里外卖亏损或高达 410 亿元,京东亏损约 260 亿元,美团息税前利润同比减少 250 亿元。三家都在不计成本地烧钱抢市场,谁都不敢率先收手,战局仍在继续。

虽然外卖业务成为本季度更大拖累,但仍有不少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看涨京东未来。财报会上透露,外卖业务一定程度上拉高本季度活跃用户数(QAC)同比增速,超过 40%,用户总数亦达到新高。此外,"618" 期间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 2500 万单,全国已有 350 个城市的超 150 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已有近 200 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再来看其余分部的表现。

京东零售营收 3101 亿元,同比增长 20.6%,占该季度总营收的 87%。从营收构成来看,京东零售业务一直扛大旗,受国补和 618 大促活动带动,同比增速创近四年新高。

京东物流同样增长稳健,营收 516 亿元,同比增长 16.6%,经营利润率同比增长 3.8%。

核心业务依旧强劲,却挡不住新业务的 " 失血 "。令投资者忧心的是,当国补与大促红利褪去,外卖是否会加码补贴、进一步冲击利润?

核心业务撑场,稳住老本行

和外卖业务巨亏形成对比的,是京东基本盘的增长。核心品类重新提速,服务收入延续高增长。

从收入结构来看,京东分为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

先来看前者,二季度商品收入为 2824 亿元,同比增长 20.7%;其中 " 带电品类 " 收入 1790 亿元,同比增长 23.3%,日用百货营收 1034 亿元,同比增长 16.4%。值得注意的是,两大品类的同比增速均达到 2022 年以来更高点。

日用百货方面,除了 2023 年受线下经济复苏和京东内部商家格局震动(该年京东打通自营和第三方商家)影响,出现下跌趋势,近两年均保持稳健增长。

相比之下,带电品类的回暖更具看点。有从业者分析," 国补 " 政策的拉动是重要变量。

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 9 月至今年上半年,以旧换新共带动销售额超 2.9 万亿元。财政部数据显示,以旧换新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5%,高于去年全年 1.5 个百分点。

这一政策的效果直接体现在京东带电品类的表现上。2024 年 Q2,该品类收入曾同比下跌 4.6%,首次出现负增长,与美团等即时零售平台攻入京东大本营不无联系。有消息称,2024 年美团闪购 3C 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京东 CEO 许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3C 家电不仅要看单量,更要看 GMV。目前闪购平台带电品类主要集中在数据线等临时需求和低值产品,相比京东,闪购在 3C 家电领域的 GMV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崔丽丽认为,即便总体规模未被超越,但在重点人群、主流客群以及主流市场上的份额流失,依旧会构成隐忧。

而国补政策给了京东缓冲时机,带电品类在今年回暖。另一方面,前京东新通路战略负责人孟奇此前告诉「定焦 One」,这一增长还得益于消费趋势转的转变,传统家电品牌的线下市场萎缩和性价比风潮的推动,也给线上京东带电品类的增长带来了新机会。

再看服务收入,本季度实现营收 742 亿元,同比增长 29%;其中平台和广告业务收入 285 亿元,同比增长 21.8%;物流及其他收入 457 亿元,同比增长 34%。

外卖及零售业务拉动 " 物流服务 " 上涨,而 " 平台和广告业务 " 主要面向 *** 卖家(第三方卖家),可以看出该业务布局成效渐显。

不过,周期性风险仍需关注。有电商从业者告诉「定焦 One」,POP 商家在流量获取方面不及自营店铺,平台资源倾斜对 POP 商家造成压力。国补之后, *** 业务能否保持长期增长,是个问题。

京东的增长曲线,谁能完成?

近两个月以来,京东动作频频:除了重新发力酒旅,从投资具身智能、高薪 *** 短剧人才,到加码硬折扣、进攻线下零售,可谓 " 广撒网 " 式寻找增长曲线。

只是,这套多点开花的打法,在市场上收获了截然不同的解读。有投资者认为京东是 " 行行试水 ",也有内行人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分析其背后的逻辑与可能性。

外卖和酒旅,是业内普遍看好的两条赛道。

对于外卖业务,崔丽丽认为,京东可以继续参与,但市场格局比较清晰,目前只能屈居第三。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其他企图进军即时零售业务的大厂而言,京东有成熟的履约能力和配送 *** ,入局外卖是必然," 京东要做不了,其他的大厂更没可能。"

孟奇也称,如今京东的打法和当年美团在百团大战中的打法类似,在烧钱补贴最激烈的时候克制," 等市场冷静后再入场仍有很大可能。"

图源 / 京东黑板报微信公众号

只是从近两个季度的财报来看,京东外卖处于爬坡期,短期内难以建设完成,只能同步构建其他的增长曲线。

而对于酒旅,早在 2011 年,京东就曾上线过机票预定业务,2014 年更是上线 " 京东旅行 " 频道,遗憾的是,当时没能激起水花。如今时隔多年,再次重启该项业务,孟奇认为京东有一定机会。

他向「定焦 One」分析,一是消费习惯的变化,过往平台垄断现象随着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出现被打破,如今消费者决策更偏向于营销影响和低价决策,京东可以凭借供应链优势在这方面打出差异化;二是如今京东酒旅业务负责人有深厚的酒旅操盘经验和能力。

不过这些业务也并非全然没有隐忧。以酒旅为例,孟奇称,京东 toC 业务并非强项,对于酒旅的宣传营销方面过于薄弱,加之对于许多企业而言," 高开低走 " 的魔咒亦是个威胁。

对于短剧业务,孟奇和崔丽丽都认同,京东做短剧能一定程度上给京东电商引流,并借助短剧出海能扩大品牌声量。不过崔丽丽也指出该业务存在的问题,如京东缺乏内容基因,积累薄弱," 而且从此前推行直播的经验来看,可能对于主流客群的影响力有限 "。

至于具身智能方面,一位具身智能分析师对「定焦 One」直言,京东做机器人研发,入局太早;做机器人投资,则入局太晚。" 目前行业内面临的不是缺乏供应链的问题,而是缺乏对供应商好坏的评判标准 ",在这个背景之下,京东的供应链 " 优势 " 难免和行业现实自相矛盾,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对于京东而言不会是一门好生意。

对于硬折扣业务,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如果能给京东线上业务带来增量的确有看头,京东的优势在于供应链,但未来硬折扣之争也不仅仅取决于此,随着线下该业务逐渐饱和,往后比拼的也将会是店铺选址、点位等,这些对于缺乏线下零售基因的京东而言无疑又是新的考验。

外卖仍需要长中期建设,京东还未找到稳固的新业态增长曲线,市场上关于其 " 业务分散 " 质疑声不断。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明星企业还愿意折腾,就还没到最坏的结果。毕竟,固守旧业而倒下的前车之鉴比比皆是,如果不去尝试,或许还没等到失败,时代就已经将你抛弃了。

* 题图来源于京东黑板报微信公众号。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波黑修订法律加强无人机管理
  • 1200余个“艳照U盘”寄给公职人员,5人获刑!湖北一地最新披露
  • 从芯片制造流程看如何植入后门
  • 财说| 股东回报被摊薄?江苏索普增发背后的困境
  • 逼空行情重演?Paramount Skydance两日猛涨48% 分析师直呼“看不懂”
  • 沃尔玛不满高费率而改协议 TradeDesk(TTD.US)面临丢失大客户
  • 上市5年暴涨1700%!Palantir(PLTR.US)如何打造增长神话?三张图表揭示线索
  • 美国市场面临一场“9月大抽水”?
  • 民调:美超六成民众反对加征关税 特朗普支持率跌至38%
  • 网友称麻辣烫外卖吃出“百洁布”,商家:煮菜师傅疏忽大意,已开除
  • 特斯拉股价垫底“科技七巨头” 马斯克向空头发出严厉警告
  • “9月50基点降息 vs 全球经济回暖”两大预期共存,9月的非农将证伪“二者之一”
  • 埃森哲收购澳大利亚网络安全公司CyberCX
  • 普京特朗普会晤俄代表团部分抵达
  • A股两大赛道,全线狂飙!玻璃纤维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 联合国欧盟火速谴责,以色列推“葬送巴勒斯坦建国构想”方案惹众怒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俄方有理有据、立场明确
  • 算力龙头太辰光大跌近13%!PCB板块掀起涨停潮,机构密集调研股出炉(名单)
  • 中飞租赁重返美元债公开市场,发行1.6亿美元票据
  • 财说| 9.42亿元易主广西国资,老牌食品公司黑芝麻面临三重考验
  • 香港证监会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阐明稳健托管标准 以保障客户虚拟资产安全
  • “80后”靖开媛已任重庆市长寿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
  • 一企业以抓阄决定员工去留,抽中“离开”的员工被裁员,法院判赔1.8万
  • 防蚊不力,广东一学校被顶格处罚
  • 往血管里面打中药减肥,这是疯了?
  • 《日军“慰安妇”全史》发布,“这是中国学界不可推卸的责任”
  • 苍山夏令营走失8岁男童确认遇难,涉事商家无研学资质,律师:需承担民事及行政责任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拟将闲置公厕改成宿舍,称重装修没原来味道
  • 【专访】曹远征:提高工资收入的重点在于服务业转型升级
  • 统计局回应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有四方面支撑因素
  • 可灵AI全新首尾帧功能开启内测
  • 沪游简报|英国游戏开发者大会关注这类游戏从业者困境
  • 无印良品多地关店,公司回应:基于经营效率正常调整,同步开新店
  • 7分10秒!宇树科技跑了第一名
  • 4岁时成为国产小儿心肺机首位受益者,半个世纪后他向医生送上感谢信
  •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专题展览今日开放
  • 被洪水冲走千万金银!金店监控首次曝光,店主否认“骗保”,警方:正在侦查
  • 专家:中美贸易摩擦正“阶段性降温”
  • 一种声音·阿甘本|科学与幸福;帕西淮的公牛与技术……
  • 统计局回应投资增速回落:投资增长面临的压力是阶段性的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