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退出节奏加快 强制赎回成为主流

音符科技网

  转自:上海证券报

  新华财经上海8月18日电 伴随A股好转行情持续演绎,可转债市场退出节奏明显加快。今年以来已有91只可转债公告退出,强赎数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所谓“强赎”并非简单清退,而是通过条款设计倒逼投资者转股,最终表现为一波波集中转股潮。与此同时,可转债供给收缩与“固收+”基金等机构需求稳定并存,市场存量趋紧,价格和仓位博弈加剧。可转债行情能否延续,取决于增量资金能否持续入场,以及市场风格的平稳切换。

  年内强赎数量已超去年全年

  伴随权益市场持续回暖,可转债市场的退出节奏显著加快。

  从退出方式来看,强制赎回成为主流。据测算,7月强赎可转债数量达到19只,为2021年以来单月第二高值。截至2025年8月中旬,已有91只可转债退出(包括已经公告强赎即将退市的可转债),其中有75只可转债提前赎回,数量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占比达到82.4%。

  可转债退出提速与股市行情密切相关。兴业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左大勇表示,自6月下旬以来,A股进入稳步推升的“慢牛”阶段,中证转债指数随之突破上行,带动可转债整体价格抬升。在此背景下,大量可转债触发了“强制赎回条款”。短期内,可转债价格尤其是偏股品种的价格中枢迅速抬升,导致触发强赎的可转债数量迅速增加。7月共有38只可转债触发强赎条件,占比达到8.24%。

  根据约定,若正股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日收盘价高于转股价130%(部分条款为120%),发行人即可启动强赎。该约定的目的在于促使投资者尽快转股,避免可转债长期滞留,减轻利息支出,同时通过转股补充股本、优化财务结构。

  一旦公司发布强赎公告,绝大多数投资者会选择提前转股,从而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换言之,强赎条款本质上是“倒逼转股”,最终体现为可转债转股潮的集中出现。

  从长期趋势看,可转债退出路径也在悄然变化。证券分析认为,2022年至2024年间,以强赎和转股方式退出的比例由96%下降至82%,到期赎回比例上升至近20%。不过,随着2025年市场震荡走牛,可转债强赎与转股规模显著回升,仅上半年就有超过九成可转债通过转股实现退出。

  供需矛盾仍较突出

  伴随着多家可转债公告强赎退出市场,可转债市场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截至8月17日,可转债总存量6460.16亿元,较年初减少876.06亿元。

  从发行端来看,可转债供应仍在稳步推进。据测算,截至8月上旬,获中国 *** 核准批复、上市委通过及交易所受理的可转债规模分别为80亿元、90亿元和228亿元。与去年相比,今年审批节奏明显提速,预计年内大部分储备项目有望顺利落地。

  从需求端来看,“固收+”基金对可转债的配置作用依旧存在。中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吕品表示,随着A股市场走强,“固收+”基金规模扩张显著。截至7月末,混合一级债基、混合二级债基份额较年初累计增长13%,其中部分已流向可转债市场。

  退出端的压力更为突出。年内仍有466亿元可转债即将到期,其中将在10月28日集中到期。“目前该可转债余额高达360.05亿元,若临近到期仍存在大额未转股部分,或将出现集中转股或兑付情形,引发机构资金大规模调仓。与此同时,若正股价格继续上涨10%,预计还有约300亿元可转债触发强赎,进一步加快市场退出节奏。”吕品说。

  “一方面供给收缩,另一方面需求稳定,可转债市场在存量趋紧的格局下,价格和仓位的博弈更加凸显。”一位银行理财投资经理表示,今年可转债投资已为其组合贡献了可观收益,后续还会考虑加大对可转债的配置。

  短期交易性机会凸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期可转债市场仍有资金驱动的活跃表现,但后续行情能否延续,取决于权益市场的持续性与资金面的稳定。

  左大勇表示,可转债ETF规模屡创新高,成为可转债市场的核心推动力。部分次新券的高估值,主要受被动资金推动,抢筹现象阶段性突出。在整体估值已偏高的背景下,局部品种出现明显溢价。“后续若资金续不上,或者前期入场资金出现退出迹象,可能成为短期行情波动的关键因素。当前可转债上涨高度依赖权益牛市,短期仍应以交易性思路为主。”左大勇说。

  东方金诚也认为,虽然可转债价格已回升至2020年以来的高位附近,但在“慢牛”行情与小盘股持续活跃的支撑下,市场情绪积极,叠加供给偏慢,有望继续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形成正反馈机制。然而,须警惕小微盘交易拥挤度走高,以及8月末业绩披露期带来的潜在冲击。该机构建议,投资者应提前规避弱资质个券,关注风格切换节奏,逐步增配具备业绩支撑的大盘优质品种。

  编辑:王柘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俄官员:俄亦期望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
  • “十四五”时期统战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 国债期货跌幅扩大,30年期主力合约跌0.94%
  • 李大霄:3700或为不同股票“牛”“熊”分界,投资需谨慎
  • 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专项监督工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 唱郎沟大桥工程焊接人员无证上岗,陕西路桥集团被罚4万元
  • 阅文集团早盘涨逾15% 交银国际将目标价上升39港元
  • 依法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最高法发布第二批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 解读前沿科技深入科学原理,科普书这样点燃青少年科学热情
  • 超10亿!《浪浪山小妖怪》进入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 饿了么宣布平台全体骑手正式升级为“城市骑士”
  • 在三重奏中打开乐圣乐谱,三位音乐家上演“斗乐”派对
  • 特朗普喊话泽连斯基:放弃克里米亚和加入北约可“立即结束冲突”
  • 关税战下的广东跨境电商:海外仓“爆单”,谋求俄罗斯、南美新兴市场
  • 网龙早盘涨超9% 旗下创奇思与中科闻歌成立战略联盟
  • 寒武纪募资近40亿,加码AI芯片与生态布局!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盘中拉升2.49%,再创新高!
  • 外卖小哥发现带血“枕头”,上面写着“110625”,立即报警!
  • 大阅兵第二次演练顺利完成,国防军工ETF高开飘红!机构:聚焦国防军工等强势行业
  • 李大霄:3700点仅是核心资产牛市中途驿站
  • 苏超引爆南通消费,常州球迷也来感受这里的赢球氛围
  • 分享投诉帮小伙伴避坑,还能解锁你的专属好运徽章
  • 碳酸锂期货连续主力合约涨超5%
  • 淘宝内测“AI万能搜”,电商搜索开始学会“思考”
  • 中慧生物-B盘初涨超7% 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IND申请中美双报获批
  • 法治面|涉11.598亿美元招商引资大案,女商人被判非法经营罪将申诉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322
  • 四环医药盘初涨超9% 惠升生物旗下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
  • 俄罗斯已妥协?乌克兰或将获得“类北约第五条”安全保障
  • 港股影视股盘初冲高,柠檬影视涨超11%,影视大盘回暖明显
  • 361度早盘涨逾6% 计划将斯坦德具身智能机器人逐步引入到全球鞋物零售门店
  • 陈睿卸任B站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黄声声接任
  • 央行今日开展266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雅生活服务早盘涨超13% 预计上半年扭亏为盈至最多4亿元
  • 8颗蝉蛹下肚,男子眼睛肿成“奥特曼”!有人吃了喘不过气快要窒息
  • 亚盛医药-B早盘涨超9% 利生妥治疗中高危MDS III期临床研究获美国FDA和欧洲EMA批准
  • 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545亿元
  • 马上评|“苏辙后人”被打假,更要铲除滋生伪名人的土壤
  • A股开盘:沪指涨0.43%,深证成指涨0.48%,第四代半导体、麒麟电池、液冷概念走强
  • 自然灾害与治安事件多发,驻日本大使馆再次提醒来日游客及在日同胞注意安全
  • 日本多地发生中国人遇袭事件,中使馆再次提醒赴日游客注意安全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