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料条约最新谈判未达成共识:困于红线分歧与多边治理

音符科技网

为推动统一行动、终结塑料污染而召开的全球塑料条约第五届 *** 间谈判续会(INC-5.2)于瑞士时间8月15日9时许休会。受制于若干关键议题未能达成一致,以及会期延长与通宵磋商的组织压力,INC主席路易斯·瓦亚斯宣布择期续会,最终未能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文本。

尽管结果令人遗憾,本次谈判进一步厘清了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动框架与问题边界。正如INC主席路易斯·瓦亚斯在8月5日开幕式上所言,“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冲突,需要在两者之间谨慎而勇敢地取得平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在8月15日闭幕记者会上亦指出,会议在明确“红线”问题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强调多边环境治理从来不易,而在两三年内促成一项多边环境协定是理想状态,在历史上亦属前所未有。

 INC主席路易斯·瓦亚斯宣布INC5.2择期复会。本文图片均为IISD供图 

INC-5.2于2025年8月5日至15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来自183个联合国成员国和400多个观察员机构的260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70位部长或副部长、30位其他高级别代表到场,并参加了会间的部长级圆桌会议。

程序瓶颈:规则未决与非正式磋商拥堵

根据INC-5.2的议程安排,各国谈判代表以2024年12月1日分发的主席案文为起点,开始谈判磋商,在全体会议、接触组和非正式小组进行。

第三接触组磋商谈判中

2024年11月韩国釜山召开塑料条约第五届 *** 间谈判之一次会议INC5.1(釜山)设立的四个接触组继续由联合主席主持技术性谈判;同时,应成员国建议并经联合主席授权,若干非正式小组围绕具体条款开展会下沟通(如沙特牵头的“范围”非正式磋商),再向接触组报告进展。四个接触组以两组并行的方式密集开展磋商,在8月9日、8月13日向全会做阶段性总结报告。然而由于接触组磋商谈判多数侧重于过程,为讨论条款顺序、讨论安排等,而被质疑进程缓慢,接触组最终于8月13日上午被宣布完成谈判工作。但直至最后闭幕,非正式小组磋商仍在开展中。其中更大区别在于接触组磋商是正式,开放给所有成员国及观察员机构,但非正式小组磋商受制于场地、时间及具体条款。

 INC主席路易斯·瓦亚斯关于INC-5.2会议设想的说明 。

基于接触组及非正式小组磋商的谈判,8月9日全体会议阶段总结前,INC主席发出一版修订案文草案,篇幅翻倍及无数方括号,8月13日全体会议前三个小时,INC主席继续发出一份主席文本草案提案供审议,提出该提案已包括需履行共同责任的要素。全体会议中,超过80个国家的代表团因该案文草案雄心低,不包括范围或塑料生产的条款等,发言表示了对案文草案的失望,部分代表直言该草案“不可接受(unacceptable)”。因此,主席进一步提议晚些召开各国代表团团长会议、区域集团磋商及其他非正式小组磋商听取意见。该磋商过程持续到8月15日凌晨,基于磋商情况和多次多边会议的成果,主席于8月15日凌晨12:48分发了修订版的文本草案,并提交至召开的代表团团长会议审议。

8月15日上午6:12,全体会议再次召集,一夜未眠的各国谈判代表、INC主席及委员会,及未能参与这磋商过程的观察员,仓促 *** 而来。最后INC主席在全体会议说明,基于提交审议的两份文本案文提案,他做出了更大努力,未能达成共识,现阶段无进一步谈判的提议,并宣布INC委员会已结束工作。同时,应巴西的澄清请求,INC主席确认,此两份案文草案提案均不会纳入INC-5.2大会报告的附件。最后闭幕会,因美国和科威特提出程序性问题要求澄清,打断了INC主席邀请观察员机构发言的议程,上午9:11,INC主席宣布休会并择期通知复会事宜。

本次INC-5.2磋商谈判未果,各国代表空手而归,接触组谈判中存在棘手情况,各国代表把分歧更大的少数条款与分歧趋同的绝多数条款联系,同时也在将条款相互关联,重新审视各自的国家立场,红线问题被重新讨论,出现了未决的案文(方括号)越来越多,无法通过技术性或针对性讨论来加快进程。进而,更具共识的条款也因关联性,变成一棵挂满方括号的“圣诞树”,无法进入精简案文及进一步法律工作小组审议的流程,在磋商过程中被程序性搁置。针对这样的困境,中国代表在8月9日的大会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有效推动进程。

实质性障碍:红线问题

在INC-5.2为期两周的谈判中,尽管接触组和非正式小组磋商取得的实质性进展有限,但多边主义仍是推动国际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石。各国围绕塑料污染治理的全球行动,就关键红线问题进行了清晰阐述,并基于本国国情与政治意愿展开建设性对话。

2022年3月在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通过的第5/14号决议授权了全球塑料条约 *** 间谈判来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以针对塑料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办法为基础。部分国家代表认为决议明确了条约文书的范围,即塑料全生命周期是从原材料提取与生产到最终处置的全链条环节,才能有效应对塑料污染危机。而部分国家则重申其国家的红线为未来条约不应涵盖生产环节,塑料全生命周期应为产品设计到最终处置。从而,在之一接触组的谈判中,范围与【供应】【可持续生产】这两个条款被相互联系,要求一起讨论,并强烈要求尊重国家情况。同时因为分歧着实难以弥合,最终在主席文本草案中这些提议均被删除,这也是数十个国家表达失望并拒绝主席文本的原因之一。

资金机制条款同样存在显著分歧,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仅在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根据塑料污染的历史责任,成立新的独立的融资机制,强制发达国家定期捐款。发达国家更倾向于包括自愿捐款、全球环境基金及私营部门融资等基金机制。同时哪些国家需要注资和哪些国家能受到援助,也是争议问题。受助的发展中国家的类型也在讨论,例如新的术语——转型经济体国家分类。部分国家甚至要求对资金机制条款与塑料生产条款联系磋商,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分歧。

代表们非正式磋商探讨如何根据第 11 条(资金机制)推进谈判。

塑料产品条款中,更大分歧在于一次性、有问题的塑料产品清单和含化学品的产品清单及其淘汰时间表。部分国家反对设立全球清单,更倾向于国家自愿采取管控措施。而另一部分国家则呼吁采取全球措施,管控塑料产品及令人关切的化学品。在主席的8月13日案文草案中,删除了产品和化学品的清单,全文无化学品、有毒等词(chemical)。这引起全体会议的部分成员国强烈 *** 。在8月15日案文草案中,只增加了管控部分塑料产品的标准,并要求提交控制措施提案至缔约方大会,无强制性。而对塑料化学品的管控只保留在产品设计条款:改进有关塑料产品中材料与添加剂的信息可获得性,以促进安全、循环与对塑料废物的环境上无害化管理。

围绕COP条款分歧显著。第四接触组谈判期间,约120个国家提出:在穷尽共识后,程序性事项由出席并参加表决的缔约方多数通过,实质性事项由出席并参加表决的缔约方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该提案遭部分代表团反对;在欧盟与秘鲁共同主持的非正式讨论下,相关协商持续推进,但联络小组结束时仍未能达成一致。关于修正案,文本同样提出“尽一切努力达成共识”的前提;如共识仍告失败,作为最后手段,修正案可由出席并参加表决的缔约方[四分之三多数]通过。各方就是否在条文中明确写入“投票”表述展开辩论,部分代表支持引入,亦有部分代表明确反对。

组织障碍:领导力、信任与透明度

在多边环境谈判中,主席(会议主席或工作组主席)兼具组织与斡旋职能:主持议程与发言秩序、维护议事规则、保持公正中立;必要时设立非正式磋商与指定小范围讨论,并邀请“主席之友”(Friends of the Chair)协助打磨折中方案、促成共识,借助小圈沟通的灵活性为各方提供交换意见与私下妥协空间。当分歧尖锐、谈判受阻时,主席通过反复的小范围组合、双多边沟通与休会期“穿梭外交”,摸清底线与让步区间;在临近关头,一方面适度向强硬方施压,另一方面向让步方提供信号与保障,使政治妥协转化为可执行条款。INC与主席团(Bureau)共同构成流程“骨架”:INC汇集所有国家讨论实质内容;主席团按地域均衡构成,聚焦程序与行政(排定与调整议程、协调节奏、监督会务、沟通区域关切、处理资格审查与观察员安排等),在程序卡点上提供处置建议。一般以协商一致决定程序事项;确有分歧时,或建议表决、或以折中案提交全会,但各方通常优先通过非正式协商消解对立。总体而言,主席团通过提供及时的建议和斡旋,使许多程序性决定得以及时敲定,从而为实质性谈判留出更多时间。

协商一致(consensus)是联合国体系中多边环境协定广泛采用的决策形式,它意味着在无正式反对的情况下通过决议。过于严格地坚持协商一致也可能导致谈判进程迟缓,也容易引发程序争议——当出现少数坚决反对者时,究竟是接受多数意见而视为通过,还是坚持必须消除所有异议?不同主席的裁量可能截然不同,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部分环境条约通常在规则中辅设表决(投票)机 *** 为后盾:当竭尽全力仍无法达成共识时,可以通过投票表决来最终决定。

围绕本轮谈判的组织与推进,主席 Luis Vayas(厄瓜多尔) 在开场即重申委员会沿用暂行议事规则,其中关于“无共识是否表决”(规则 38.1)的条款仍处方括号,并提示INC-2的解释性共识仍然有效,这使本轮谈判继续以协商一致为默认路径推进。会期进入后段,主席先后于8 月13日与8月15日两次发布主席文本草案提案与修订稿,并在关闭接触组后转入团长会、区域与小范围非正式磋商,尝试围绕“生产—资金—产品—决策”四个互联议题打包推动;但多国代表公开表示工作方式不透明、文本未充分吸纳接触组与非正式产出,最终两份文本草案均未被纳入会议报告附件,会议在8月15日清晨短时复会后宣布休会,且未明确后续谈判的依据文本。多方对主席“指导与促进谈判的能力”表达了关切,这与对工作组织“程序陷阱”的批评相互叠加,放大了对信任与透明度的质疑。

展望

在联合国环境署UNEA 5/14授权框架下,INC-5.2虽未收官成文,但并不意味着多边进程的衰竭。中方在8月15日上午闭幕会发言强调了塑料污染问题的复杂性远超预期,本次谈判的挫折正是全球环境治理现实困境的缩影。中国发言在彻夜工作后沉闷的会议中获得了掌声。塑料污染的系统性与跨界性决定了谈判必然是一场“长期马拉松”:其外延贯穿生产—消费—回收—处置的全链条,其内涵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绿色转型深度交织。因此,后续进程的关键不在于延展会期,而是如何使政治妥协、经济考量与技术可行在同一坐标系内收敛,推动谈判在“雄心—公平—可行”的三角中找到支点,使“终结塑料污染”的政治意愿尽快沉淀为具有法律约束力且可实施的全球规制。

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海君闭幕发言。

[作者王玲系太平洋环境资源中心(美国)驻重庆代表处 减塑项目协调员]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香港交易所: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元,同比上升39%
  • 尽管美国提出批评 印度炼油企业仍增加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 李亚鹏名下嫣然天使儿童医院被执行1381万,该医院涉多起司法案件
  • 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受伤设备受损,当事人和涉事公司回应
  • 总市值逼近4100亿港元!泡泡玛特早盘涨超8%,股价突破300港元
  • 4岁男童“解锁”开门技能后在路上走失哭泣,警辅买玩具安抚并寻回家长
  • 融创服务上半年扭亏为盈,预计股东应占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
  • 上海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闵行、中心城区等最高气温将超过37℃
  • 美国财长认定稳定币可提振对美债的需求
  • 他曾题写了上海站与同济大学,纪念舒同诞辰120周年将举行
  • 一个“画梦的人”,看高马得的戏曲人物与生活速写
  • 续面事件老板还能不能给面馆续命?
  • 阅兵在编排设计上突出展示新域新质力量
  •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档案真的被烧毁了吗?
  • 全球视野下的二战叙事与中国抗战|安德鲁·布坎南:在宏大的二战图景中定位中国
  • 中国足球夺冠,队员是机器人
  • 上海书展上的图书、文创与“含书量”之争
  • “人在跑魂在追!”青海茶卡盐湖景区遇暴风雨,游客挤凉亭躲避,回应:已采取应急措施
  • 藤校收紧,内地留学生卷入香港
  •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跌0.57%,恒生科技指数跌1.26%,泡泡玛特涨超8%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 海通国际:升同程旅行目标价至30港元 续予“跑赢大市”评级
  • 交银国际:升中国生物制药目标价至9.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 大摩:华润啤酒持续推进高端化策略 微升目标价至35港元
  • 钱程、蔡金萍和高博文,上海话版《长恨歌》来了“三老”组合
  • 交银国际:升翰森制药目标价至4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 建银国际:药明合联中期业绩符预期 升目标价至72港元
  • 重要会议临近,交易员豪赌美联储激进降息50个基点
  • 著名岩土工程专家、原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院长方鸿琪逝世
  • 分歧依旧:特朗普承诺对乌提供空中支援,俄罗斯拒绝北约国家派兵
  • 午评:港股恒指跌0.57% 科指跌1.26% 科网股全线下跌 新消费概念活跃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 泡泡玛特股价又新高!未来能否走出“单一爆款”困境?
  • 男子结婚22年被大儿子打后做亲子鉴定,发现俩孩均非亲生:看到结果,天都塌了
  • 甘肃榆中群众怀抱大公鸡投喂救援队:拿回去,炒着吃!
  • 丁海笑:我们如何被抛掷到这个世界,根又在哪里?|获奖者谈
  • 国富氢能午前涨逾5% 此前宣布获总价值超1.5亿元设备销售协议
  • “副教授被精神病人杀害案”民事二审择期宣判遇害者家属索赔179万
  • 小米卢伟冰谈空调价格战:有些厂商特别看重竞争,但小米更看重成长性
  • 中国再生能源投资午前涨近16% 预计中期综合纯利同比增超1.9倍
  • 阅兵筹备总的原则是不扰民、少扰民
  • 卢伟冰:小米汽车业务下半年有望开始盈利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