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杀入”体育圈,未来市场几何? | 行业观察

音符科技网

体坛经济观察 ◥

作者:月半

本文字数:3513字

建议阅读时间:11分钟

体育与科技的融合构成了整个行业的历史大趋势,而今,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了这一趋势的焦点。

以人为主体的运动会我们屡见不鲜,那么以人形机器人为主体的世界运动会,又是否能够吸引你呢?

第12届世界运动会此前在成都举办的同时,另一场“世运会”也在北京同期举行。从创新前沿的实验室到争夺荣誉的竞技场,人形机器人也迎来了他们的“世运会”时刻。

8月14日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280支队伍依次登场亮相。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具身智能正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不管是此前北京亦庄的人形机器人半马,还是在巴西举办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又或者是央视总台举办的《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都向全行业展示出了“人形机器人+体育”结合的 *** 画面。

当然,从体育技能和竞技形态的角度客观分析,这些“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每一个动作仍然显得有些生涩,在 *** 上甚至流传着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误集锦。例如宇树机器人摘得1500米长跑金牌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撞倒其他机器人操作员后“肇事逃逸”的片段。

但正是这些略显笨拙的瞬间,让人们对这些“运动员”产生了更多的亲切感和幽默感,也不禁更让大家期待未来不断进化和迭代后的他们,在人机共生的发展趋势之下,能够帮助体育行业带来各种变革。

人形机器人为什么要“参与”体育?

人形机器人在体育领域的探索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从最初的一手一脚简单展示,到如今能够参与各类体育赛事,人形机器人在短短一两年年时间,已经在技术上取得了不少的突破。

最初,机器人仅限于在特定环境中执行简单任务,但新一代的人形机器人正逐步实现“通用性”的目标,这本质上是将语言交流、动作操控和环境感知这三大系统融合的成果。

从今年4月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到8月份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不过半年左右的时间。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发现,人形机器人在体育领域的多个“全球首个”,几乎都是在中国本土诞生。

全球首个半马、全球首个世运会、全球首个格斗赛......中国见证了人形机器人体育领域的众多历史时刻。在体坛经济观察看来,这背后体现了中国在机器人行业方面的绝对实力。

在春晚出圈的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之一股的优必选、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创办的智元机器人等中国公司,都已经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佼佼者。

那么,为何这些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纷纷参与到体育竞赛?根据体坛经济观察分析,人形机器人参与体育赛事,一方面能够为公司及其产品带来更多的品牌曝光机会。这些公司借助体育营销作为宣传策略吸引更多的目光,提升在消费市场乃至资本市场的形象和关注。

考虑到如今人形机器人企业仍然是在“烧钱”的阶段,而体育又是超越国界的“通用语言”,结合体育场景进行背书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并无坏处。

另一方面,复杂多变的体育项目是提升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重要训练场景。或者更直接地说,不同类型的体育场景能够让人形机器人更好地进行“学习”。

根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清华大学计算机博士、体育部博士后李晨曦称体育竞技提供了复杂多样的真实场景,对机器人来说意味着从感知环境到信息分析、再从实时决策到运动控制的考验,这正是机器人研发需要的。

体育赛事的核心特质在于其即时性和不可预测性。与在标准化实验室进行规律性训练不同,机器人企业能够在无法预知的体育赛事场景中收集到更多关键数据。这使得企业未来能够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不断改进人形机器人产品。

玄智(深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赛事总监王奕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机器人如果不小心出点洋相,我们反而‘更开心’。”因为机器人在动态复杂环境中的运动控制极具挑战,团队希望以此来测试稳定性,在“实战”中尽可能多地收集反馈数据,以改进提升。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哪些值得期待?

行业共识认为,人形机器人本质是AI系统落地物理世界的更佳载体。它展现了在多种场景下的适应性,比如在复杂地形中行走、执行细致的操作以及进行情感互动,其价值不仅在于取代那些重复性的劳动,更在于它能够重新定义生产力的结构。

根据目前人形机器人与体育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参与体育竞赛,还将有望渗透到执裁、训练、制造和服务等多个领域。

以执裁场景为例,事实上机器人在国际大赛上已经有过“亮相”。在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田径铁饼赛场上,几只电子机器狗来来 *** 运送铁饼,减轻了裁判团队的工作量。那么随着近几年人形机器人加速迭代升级,于国际大赛上见到他们在“工作”的概率,无疑会大大地提升。

在训练和辅助领域,迭代升级后的人形机器人有望扮演教练或伙伴角色。运动员可与机器人进行一对一练习,例如网球对打或乒乓球对打等场景,都是人形机器人在训练。

在先前的文章中,体坛经济观察已经提及了陪爬泰山这类情绪消费、为快乐买单的消费趋势在持续升温。因此,未来许多消费者对于这种结合新奇体验和陪伴感的体育消费,可能会感到更加吸引。

此外,极度依赖劳动力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随着人形机器人的不断迭代升级,有望重塑整个产业链。在传统的体育制造领域,例如运动鞋和球拍装备等生产环节,对传统劳动力的依赖性非常高。然而,通过人形机器人机械式的装配,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益。

在赛事服务的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以扮演物流助手、礼宾员或观众互动者的角色,从而增强观众的观赛体验。例如在东京奥运会前,丰田公司推出了七款机器人设备,并且将其中一款机器人的外观设计成了吉祥物的形象。遗憾的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机器人最终未能在东京奥运赛场上得到广泛应用。

事实和现象证明,人形机器人将无可避免地迎来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体育行业应该更主动地拥抱科技,借助人形机器人的力量帮助体育行业更高效、包容和创新化。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预计,2045年后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超过1亿台,进入各行业领域,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从目前的“能用”到“实用”再到“好用”,仍然有不少的距离,需要足够的耐心。

中国运动品牌已经高调入局

中国运动品牌成为了积极拥抱人形机器人趋势的行业代表,数大品牌纷纷高调入局。

根据体坛经济观察梳理,目前中国四大运动品牌,安踏、李宁、特步以及361°都与机器人企业进行了合作。这些品牌通过产品合作、战略协议和联合实验室等不同方式,深度介入机器人领域,旨在融合科技与体育,推动产业创新。

就在日前,8月17日,361°与斯坦德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根据361°的合作新闻稿显示,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专注于AI智能领域的公司,并建立“未来运动探索实验室”,研发机器人适用的服装、鞋类、配饰等装备(机器人穿戴),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材料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传统鞋服制造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加速智造与零售产业价值链的变革。

至于更早前,特步已经与宇树科技合作,在巴黎凡尔赛宫带来了一场中国科技x中国速度的跨界盛宴,让海外跑者了解到中国运动品牌和中国科技的实力。

安踏则在今年6月与宇树科技合作,共同成立“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研究基地”。三方将围绕人形机器人在运动科学领域的研发应用展开深度合作。李宁则在7月与北京人形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在专业装备测试及智能消费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依体坛经济观察所见,中国运动品牌不约而同选择与人形机器人合作的背后,基于多重战略考量。

首先,对于运动品牌而言科技是之一生产力,也是品牌在消费市场筑起护城河的关键。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除了考验运动品牌的营销和口碑,更考验品牌的产品创新力。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合作,能够帮助运动品牌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开发更具创新性的产品。

其次,人形机器人是目前全社会的主要关注点之一,甚至可以被视为近几年更大的行业风口之一。运动品牌的产品在机器人“上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品牌的曝光率。特步与宇树科技的合作,就是这一典型案例。

最后,体育与科技的融合构成了整个行业的历史大趋势,而今,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了这一趋势的焦点。回顾观赛媒介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收音机,到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再到现在的AR和VR设备,随着体育赛事与科技的持续进步,体育与科技的结合也将迎来革命性的变革。

相信随着人形机器人的不断迭代与升级,“人机共存的时代”总有一天会令体育行业更加智能与有趣。不管你是作为参与者还是观赛者,相信体验将会非常与众不同。

想象一下,在未来的大型体育赛事中,人形机器人或许会成为裁判团队的一员,精准无误地执行比赛规则;也可能成为观众的向导,提供个性化的观赛指南和服务。

这样的“人机共存时代”,无疑将为体育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此刻的体育,将不仅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前沿阵地。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杀入”体育圈,未来市场几何? | 行业观察》

阅读原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银行股震荡走低 青岛银行领跌
  • 李斌:有ES8一代车主,两个月前买了第二代,昨天看完发布会决定再买一台第三代
  • 中联发展控股盘中飙升逾60% 1亿港元收购RWA平台商NVTSH Limited20%股权
  • 摩根大通:中国股市上涨动能料持续 潜在资产轮动可释放14万亿元流动性
  • 第三代ES8定价背刺老车主?李斌:感动于“很多老用户说蔚来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 蔚来汽车秦力洪:家用买乐道L90,商务社交就选ES8
  • 阿里灵犀互娱汇报线从大文娱转向集团?虎鲸文娱暂无回应
  • 78岁老人被眼镜王蛇咬伤,家人拖着两米长的蛇到医院求救
  • 中远海能盘中涨超8% 机构指出口量及运价保持偏低水平
  • 东阿阿胶上半年净利润8.18亿元,拟派发分红超8亿
  • 李宁绩后涨超8%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超3.3%至148.17亿元
  • 创新药到加仓时点了吗?
  • 李宁2025中期业绩发布:收入148.2亿元,同比上升3.3%
  • 可灵AI单季度营收2.5亿元,视频生成模型的赚钱能力正在提升
  • REDMI Note 15 Pro+发布:首次搭载小米龙晶玻璃,首销1899元起
  • 南昌厚田中学负责人况瑞芳工作期间突发意外去世,年仅56岁
  • 【盘前三分钟】8月22日ETF早知道
  • 俄外长称不能接受外国军队出现在乌克兰
  • 先声药业绩后涨逾6% 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同比增长26%
  • 牛市2.0迫近,这个重要市场规律不要错过!
  • 名创优品早盘大涨逾16% 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0.6%
  • 小鹏汽车-W早盘大涨超12% 何小鹏斥资约2.5亿增持股份
  • 港股半导体板块走强 华虹半导体涨超5%
  • 滨江服务绩后上涨逾7% 中期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12.21%
  • 全球邮政部门纷纷暂停对美包裹寄递 因美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即将取消
  • 美官员称特朗普政府不寻求取得台积电和美光等公司股权
  • 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7人遇难9人失联
  • 央行今日开展3612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 途虎-W绩后上涨逾8% 中期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加14.6%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跳水跌超4%
  • 伟创力证实乌克兰工厂遭导弹袭击 有人员受伤
  • 又一个“最火专业”来了,西部大省正在抢跑
  • 高铁无座与二等座同价合理吗12306回应:无座可以暂时坐空余座位
  • 港股三大指数涨幅进一步扩大,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5%
  • 蔚来-SW早盘大涨逾10% 全新ES8正式开启预售
  • 速腾聚创绩后涨超8% 机器人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 无线充电概念震荡反弹,合力泰涨停
  • 特写|将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曾凤飞在厦门湖里引领国潮
  • 《专精特新企业融资实践路径与安全策略报告》发布
  • 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已致7人遇难9人失联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