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加沙战火中的人们(下):“我们要决定谁更‘值得’那最后一瓶药”

音符科技网

(接上文)

当地时间2025年3月,战火中被摧毁的加沙城市。苏海尔·纳萨尔(Suhail Nassar) 图

大饥荒

***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没有什么声音比饥饿更响亮。”如今,它已成为加沙二百多万人日复一日必须面对的现实。

对阿斯玛而言,每一天都在饥渴中开始。她必须在天还未亮的5点半起床去取水,在人潮拥挤的队伍里苦等。炎热的夏季,街头慈善卡车一周才驶过一次,每个人每日能分到的水不过一升。若幸运带回一桶水,她的一天便从为孩子们烤面包开始。孩子一醒来,就嚷嚷着肚子饿。

寻找食物同样艰难。阿斯玛需耗费数小时在市场徘徊,才能找到既买得起、又能喂饱孩子的简单食材。她向记者展示一张照片:几个土豆和青椒,价值20美元(约合人民币140元)。

生火做饭成了另一种煎熬。加沙已五个月没有燃气,所有人改以柴火烹煮。在烈日下守着火堆,耗尽体力与心力,只为一顿微薄的小餐。

接着是无尽的家务,缺乏清洁用品让她难以保持哪怕最基本的卫生。夜晚来临,本该休息,却又常常被爆炸声与蚊虫侵扰。一天结束,人人都渴望沉睡,可爆炸声与蚊虫嗡嗡,总不让任何人安眠。

曾经的高级知识分子阿萨夫,如今终日奔波于取水、生火、做饭之间。他偶尔拜访唯一有太阳能设备的朋友,只为给手机充电。若要上网,就得徒步跋涉到几公里外的“共享办公区”,支付每小时1美元的费用——但多数时候,他的身体已无法支撑这样的远行。

对他来说,“获取食物”意味着买回仅够维持两天的面粉,或偶尔从粮食计划署分到两盘熟扁豆——运气好的话,每周能有一两次。

“我们可能有得吃,也可能没有。更好的时候,每人一天一个面包。我们已经很久没见过蔬菜。有时我在线工作挣到一点钱,但买来的东西甚至撑不了一天。”阿萨夫说,“我们烧的柴火是以惊人高价买来的——每公斤2美元。而那些被窃的援助物资……没人确切知道是谁在偷,但无论如何,这些人道德沦丧。以色列说是哈马斯所为,我不排除这种可能,因为那些抢劫者确实手持武器。奇怪的是,商人运进来的货从不会被劫,只有援助物资屡遭黑手。”

“死亡陷阱”?

加沙为何会陷入如此深重的饥荒?不同的答案彼此交错。

战事爆发前,这片长期处于封锁之中的土地便已依赖援助生存。战争开始后,物资输送起伏不定,却极少能够恢复到维持230万居民基本生活的水平。

今年3月中旬,短暂停火破裂。以色列在重启军事行动的同时,对加沙实施了长达两个半月的全面封锁,食物、药品、燃料等关键物资被切断,连联合国与各国提供的人道援助也难以顺利进入。

5月起,一个由美以支持的私营援助组织——“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试图取代原先由联合国主导的援助体系,将400多个分发点急剧缩减为4个中心。然而其运作混乱不堪。多方目击与国际组织指控,以军持续向前往领取援助的平民开火。

当地时间2025年8月15日,加沙地带汗尤尼斯,民众聚集领取免费食物。 视觉中国 图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7月31日公布的数据令人心惊:自5月27日以来,至少1372名巴勒斯坦人在寻求食物的途中丧生,其中859人倒在基金会的分发点附近,514人死于粮食车队沿途。联合国指出,以军实施了大部分杀戮。以军则辩称,他们只对靠近部队的人发出警告性射击,称真正的凶手是哈马斯武装。

无国界医生组织驻加沙副医疗协调员*·穆盖西布博士直言,以方支持的加沙人道基金会分发点是“死亡陷阱”。该组织最新报告记录了两家诊所接收大规模伤亡的情况——它们常位于分发点附近。六月初至七月末,共1380名伤者被送医,其中28人死亡。七周内,医疗团队为71名枪伤儿童提供治疗,25人不足15岁。

美国前驻以色列大使雅各布·卢与前人道事务特使戴维·萨特菲尔德近日在《外交事务》撰文,直言以色列与哈马斯都该为饥饿危机负责。

停火破裂后,内塔尼亚胡以“援助遭窃”为由,全面切断物资。但直至2025年1月,以色列军方仍未拿出任何证据。

另一方面,联合国虽依旧在运作,却举步维艰。车队常遭绝望平民、帮派与哈马斯的围攻。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向澎湃新闻解释:加沙境内的路线危机四伏,援助车队每日受限,绝望的人们往往在半途卸下哄抢粮食。2025年7月,世界粮食计划署通过过境点接收了1012辆载有近1.3万吨食品的卡车,但最终只有10辆抵达仓库,其余都在路上被卸空。

在这些交织的因素下,加沙的援助体系如同风中残烛。3月至7月,每月约2万吨粮食援助,仅及所需的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声音警告:严重饥荒正在逼近,甚至已经发生。

以色列的说法则是另一番景象。负责监督援助的 *** 领土活动协调处(COGAT)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加沙的援助通过两条渠道进入:一是由美国公司运营的基金会分配中心,二是与联合国合作的补充卡车。以色列称,超过70%的援助物资仍由联合国和国际组织运送,分发责任也在他们手中。

“我们允许并协助人道主义援助持续进入,并未设置任何卡车数量的限制。”COGAT强调,“自恢复运输以来,已有超过8800辆卡车进入加沙。近期每天约有300辆载着粮食与药品的车驶入。但在巴勒斯坦一侧,仍有数百辆卡车停滞,等待联合国与相关组织接收。”

联合国人道协调厅对此回应道,确实,在国际社会的呼吁下,近期直接被以方拒绝的情况减少了,但批准的任务往往仍需数小时甚至数天才能实施。道路危险、阻塞或干脆无法通行。仅在8月6日至12日之间,81次援助行动计划中,35次得以完成,29次虽获批准却在途中受阻,12次被拒,另有5次被迫撤回。

当地时间2025年7月30日,加沙地带加沙城,人们正在从垃圾中捡拾食物残渣。视觉中国 图

联合国粮食安全部门呼吁立刻恢复大规模人道援助,保证畅通与安全,并开放商业渠道引入更多营养食品。虽然近期食物输入有所增加,但数量与质量仍远不足以满足更低需求。人们仍在忍受严重营养失衡,孕妇、哺乳期妇女与新生儿首当其冲,健康危机层层叠加。

在这片饥饿的土地上,援助与阻碍彼此纠缠。人们在求生的挣扎中度过每一日,饥饿的声音,始终压过一切。

在这场战争的阴影下,许多加沙民众对哈马斯的态度已趋于清晰:他们憎恨它的一切。阿斯玛说,他们痛恨哈马斯发动了这场战争,将这个民族拖入无休止的冲突;他们不相信所谓“解放阿克萨”之类的高尚口号,认为那只是借口,而真实目的不过是换取几名哈马斯相关囚犯获释。

“我们感到自己的生命与生活,被当作了谈判的筹码,而哈马斯,从未真正关心过人民的需要。”她说,“有时我甚至希望,哈马斯的领导人和我们普通百姓能互换位置——让他们也来尝尝加沙人每天的苦难。”

在“批量死亡”前,每一针都在“偷时间”

随着饥荒的步步逼近,医院成了最后的防线。

“我总在想,该对世界说些什么。可我们在加沙所经历的一切,早已超出了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急诊科医生马吉德·贾比尔的声音低沉而疲惫。他每日所面对的,是言语无法承载的痛楚。

他描述了如今的加沙,正承受着双重打击:一方面是源源不断的伤亡潮——孩子、妇女、男人、老人,或被炸弹撕裂,或被*击穿,甚至被催泪瓦斯硬生生夺去呼吸;另一方面,则是医疗体系在废墟上全面崩塌。

医院几乎失去了运转能力。哪怕是一片止痛药、一支基础抗生素,都要在病人之间艰难取舍。ICU和病房人满为患,走廊与地板成了新的病床。除了创伤病例,急性弛缓性 *** 发病人数也在增加,却缺乏关键药物。无数病人因无法得到最基本的化验和诊治而死去。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0日,加沙地带汗尤尼斯,纳赛尔医院,不同年龄段的巴勒斯坦营养不良儿童在有限的条件下接受治疗。视觉中国 图

“几天前,我负责三名13到15岁的孩子,都是腹部受枪伤,都已做过手术。其中一个心跳停止,我们抢救了一小时,却因为没有药,甚至撑不到第二次手术……他还是走了。另一个因为卫生条件太差感染败血症,我们拿不出有效的抗生素——不是过期,就是短缺。如今这类事太常见了:我们失去他们,不只因为伤,更因为治不了。”

“我们缺最普通的降压药、最基础的抗生素,必须争论谁更‘值得’用那最后一瓶。想象一下,我们要决定谁能止痛、谁不能——这就是加沙。”贾比尔的声音在发抖。

他还照顾着一个孩子,快两周了。那孩子当时正去“加沙人道基金会”的物资点,士兵向人群投掷催泪瓦斯,约二十个人被呛到,他是其中之一。脑缺氧,呼吸中断太久,三分之二的大脑已经死亡。如今他四肢瘫痪,每日抽搐。父母终日守在床边。

而这样的故事,正同时发生在成千上万个孩子身上——很多人的父母早已死于轰炸,再无人看护。加沙有两百万人,这是一种无法被想象的痛苦规模。

医生们也正在崩溃。“情感上彻底瓦解,身体上完全透支。我们常几天吃不上东西,干净的水更是奢侈。很多同事胃病严重、不停呕吐、体重暴跌。几乎没法睡——医生太少,病人却源源不断。国际医疗队来两周就走,这解决不了问题。物资已断数月:没药、没食物、没燃料,实验室全停。我们几乎是在盲目治疗,结果就是看着大量本可活下来的人死去。”

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急诊医学住院医师项目助理主任塔希尔·艾哈迈德博士曾于2024年1月在加沙两家医院志愿工作,他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外科救治体系是如何一步步被推到崩溃的边缘。

“我想强调的是,这种状况不是一两天造成的,而是长期封锁、限制物资进入、轰炸医疗设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医疗体系的脆弱并不是天灾,而是人为制造的。每一次救治失败、每一个不该死去的生命,都是这种人为灾难的直接后果。”

他继续说道,“我希望世界能看到,我们并不是缺乏技术或经验,而是缺乏让技术和经验发挥作用的最基本条件。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更多人会死在手术台上、死在本来可以救活的病痛中。”

尽管已经经历了快两年战火的蹂躏,尽管感觉自己已经被全世界抛弃遗忘,尽管每一天和未来都在苦难中煎熬,所有受访的巴勒斯坦人都说,他们最希望世界知道的一件事是:巴勒斯坦人民善良、热爱生活,从未呼唤死亡。七十余年来,他们始终是政治角力的牺牲品,内部的权力斗争也让一代代人失去了未来。而他们真正争取的,不过是自决权。加沙,本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却被一群坚信神祇站在自己一边的人所绑架,他们无视民众的利益,固守空洞的借口,并将苦难归因于所谓神的旨意。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0日,加沙地带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医生正在救治被炮火严重炸伤的人。视觉中国 图

采访进行到一半,空袭骤然而至。贾比尔医生不得不匆忙转移。在离开前,他留下最后的话语:“这里发生的一切,不仅仅是人道主义危机,而是对生命的有意拆毁。我们拼命维持,仅靠一支听诊器、几双空手和医者的本能。绝望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要坚持,因为如果我们停下,死亡只会更多。我们没有幻想,如果物资与药品依旧进不来,加沙的医疗体系必然全面崩溃,剩下的将只是批量的死亡。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延缓崩溃的速度。每一台手术、每一针止痛药,都是在向死神偷时间。我们只能等,要么情况好转,要么一切结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银行股震荡走低 青岛银行领跌
  • 李斌:有ES8一代车主,两个月前买了第二代,昨天看完发布会决定再买一台第三代
  • 中联发展控股盘中飙升逾60% 1亿港元收购RWA平台商NVTSH Limited20%股权
  • 摩根大通:中国股市上涨动能料持续 潜在资产轮动可释放14万亿元流动性
  • 第三代ES8定价背刺老车主?李斌:感动于“很多老用户说蔚来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 蔚来汽车秦力洪:家用买乐道L90,商务社交就选ES8
  • 阿里灵犀互娱汇报线从大文娱转向集团?虎鲸文娱暂无回应
  • 78岁老人被眼镜王蛇咬伤,家人拖着两米长的蛇到医院求救
  • 中远海能盘中涨超8% 机构指出口量及运价保持偏低水平
  • 东阿阿胶上半年净利润8.18亿元,拟派发分红超8亿
  • 李宁绩后涨超8%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超3.3%至148.17亿元
  • 创新药到加仓时点了吗?
  • 李宁2025中期业绩发布:收入148.2亿元,同比上升3.3%
  • 可灵AI单季度营收2.5亿元,视频生成模型的赚钱能力正在提升
  • REDMI Note 15 Pro+发布:首次搭载小米龙晶玻璃,首销1899元起
  • 南昌厚田中学负责人况瑞芳工作期间突发意外去世,年仅56岁
  • 【盘前三分钟】8月22日ETF早知道
  • 俄外长称不能接受外国军队出现在乌克兰
  • 先声药业绩后涨逾6% 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同比增长26%
  • 牛市2.0迫近,这个重要市场规律不要错过!
  • 名创优品早盘大涨逾16% 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0.6%
  • 小鹏汽车-W早盘大涨超12% 何小鹏斥资约2.5亿增持股份
  • 港股半导体板块走强 华虹半导体涨超5%
  • 滨江服务绩后上涨逾7% 中期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12.21%
  • 全球邮政部门纷纷暂停对美包裹寄递 因美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即将取消
  • 美官员称特朗普政府不寻求取得台积电和美光等公司股权
  • 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7人遇难9人失联
  • 央行今日开展3612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 途虎-W绩后上涨逾8% 中期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加14.6%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跳水跌超4%
  • 伟创力证实乌克兰工厂遭导弹袭击 有人员受伤
  • 又一个“最火专业”来了,西部大省正在抢跑
  • 高铁无座与二等座同价合理吗12306回应:无座可以暂时坐空余座位
  • 港股三大指数涨幅进一步扩大,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5%
  • 蔚来-SW早盘大涨逾10% 全新ES8正式开启预售
  • 速腾聚创绩后涨超8% 机器人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 无线充电概念震荡反弹,合力泰涨停
  • 特写|将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曾凤飞在厦门湖里引领国潮
  • 《专精特新企业融资实践路径与安全策略报告》发布
  • 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已致7人遇难9人失联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