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2025年8月21日,来自上海宝山区的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Bao Pharmaceuticals Co., Ltd.(简称“宝济药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其于2025年1月21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宝济药业招股书链接:
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5/107642/documents/sehk25082101567_c.pdf

主要业务
宝济药业,成立于2019年,作为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在中国开发及提供重组生物药物,专注于攻克治疗选择有限且药物制造工艺复杂的目标病症。自成立以来,公司策略重点在于生产生物药物,通过替代源自动物器官、血液或尿液的生化提取产品,或以其他方式升级现有治疗手段,提升治疗标准。
截至2025年8月13日,宝济药业已打造出涵盖四个治疗领域的自研管线,由七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包括的三款核心产品KJ017、KJ103及SJ02,及5项临床前资产组成。公司所有的核心产品都已于中国进入临床后期阶段或NDA注册阶段。
宝济药业的核心产品已于中国进入后期临床阶段或NDA注册阶段,包括:KJ017,一种高度糖基化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为实现联用药物的快速、大容量皮下给药而研发;KJ103,一种创新性重组免疫球蛋白G(IgG)降解酶,用于治疗由病理性IgG活动所驱动的多种免疫性疾病及病症。目前正在开展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以评估KJ103在肾脏移植脱敏、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抗GMB病)和吉兰-巴雷综合症(GBS)等领域的效果;SJ02,一种长效重组人卵泡 *** 素-CTP融合蛋白(FSH-CTP),旨在与 *** 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联合使用,进行控制性卵巢 *** (COS)。
宝济药业亦正积极推进多种其他管线产品,尤其是作为传统生化提取药物变革性替代品的创新重组生物制剂,包括KJ101及BJ044。

股东架构
招股书显示,宝济药业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
刘彦君博士,持股21.21%;
王征女士,持股7.81%;
谭靖伟先生,持股5.21%;
股份激励平台(GP均为刘博士)上海罗旭、宁波鸿晟、上海罗君,分别持股6.51%、3.60%、1.58%;
上述股东为一致行动人士,为控股股东,合共持股约45.91%。
其他股东包括晟德大药厂(4123.TW)、方圆资本、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东方富海投资、源创多盈、上海东熙、上海罗辉、等。


董事高管
宝济药业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包括:
-
4名执行董事:
刘彦君博士(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王征女士(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谭靖伟先生(内部控制总监)、
李翠女士(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
-
3名非执行董事:
林佳陵女士(玉晟管理顾问董事会主席、晟德大药厂(4123.TW)董事)、
刁隽桓先生(东方富海投资合伙人)、
Li Chen先生(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
-
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蔡仲曦先生(弘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
曾凡一博士(凡翼生物总经理、凡奕生物首席财务官)、
鞠佃文博士(复旦大学药学院生物药物学系首席研究员)、
张森泉先生(诺德(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审核负责人)。
监事会3名:
楼俊文先生(项目管理总监)、
成裕先生(生产总监)、
蔡清清女士(总经办主管)。
除执行董事外,高管包括:
孙玉华先生(副总经理)。
公司业绩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六个月,宝济药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93.0万、616.0万和419.9万元,相应的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1.33亿、2.51亿和1.11亿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60亿、3.64亿和1.83亿元。

中介团队
宝济药业是次IPO的中介团队主要有:
、为其联席保荐人;
安永为其审计师;
德恒为其公司中国律师;
科律为其公司香港及美国律师;
通商为其券商中国律师;
凯易为券商香港及美国律师;
艾迪华为其独立物业估值师;
浤博资本为其合规顾问;
弗若斯特沙利文为其行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