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个品牌布局 魔芋食品狂飙的成本隐忧

音符科技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图侵删)

  来源:北京商报

  有着“人类猫条”之称的魔芋爽、素毛肚正在成为休闲食品领域的现象级品类,也成为、卫龙美味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魔芋下游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正持续向上游原料供应端传导压力。北京商报记者从魔芋制品代工厂相关人员处了解到,近年来魔芋精粉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工厂利润越来越薄。同样,盐津铺子和卫龙美味在半年报中均有提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两家企业的毛利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盐津铺子和卫龙美味等休闲零食品牌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从产业链上游来稳定供应,降低成本。

  魔芋制品推动业绩

  卫龙美味靠调味面制品,即俗称的辣条起家,而盐津铺子最初主要销售特色凉果蜜饯产品,如今,这两家企业都开始靠魔芋制品“赚钱养家”。

  2024年,魔芋爽带动卫龙美味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59.1%,达到33.7亿元,占营收53.8%,首次超过以辣条为主的调味面制品,成为公司营收贡献的主力。同一年,盐津铺子的休闲魔芋制品实现营收8.38亿元,同比增长76.09%,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占营收比重达到15.81%。

  到了2025年上半年,以魔芋爽为主的蔬菜制品继续占据卫龙美味营收贡献主力的地位,卫龙美味的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44.3%至21.09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60.5%;盐津铺子的休闲魔芋制品营收达7.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5.1%,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6.9%。

  盐津铺子方面表示,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魔芋类零食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公开数据,盐津铺子的新中式魔芋零食品牌“大魔王”2024年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含税);2025年3月,大单品“麻酱素毛肚”在上市17个月后实现月销售额破亿,打破了休闲食品单品破亿最快纪录。

  卫龙美味则在财报中坦言,集团围绕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战略性投资市场潜力更大的品类。而这个“潜力更大的品类”正是以魔芋爽为主的蔬菜制品。拉长时间线来看,2023—2024年,蔬菜制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1.3%、49.5%,均高于同期辣条等其他产品的毛利率。

  在 *** 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魔芋爽走红背后是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健康属性,魔芋作为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食材,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需求。卫龙美味对蔬菜制品的倾斜,特别是对魔芋爽产品的重视,可以被视为企业“去辣条化”的一部分。

  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魔芋本是西南地区的家常食材,近年来以其为原料制成的魔芋爽,正在成为休闲食品行业中增长迅速的现象级品类。

  从卫龙美味在2014年7月推出首款魔芋零食——魔芋爽,到2020年卫龙美味牵头制定首个《魔芋即食食品》团体标准,魔芋爽已经由辣味食品中的一个单品升级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品类,也吸引了更多品牌入局。

  2023年10月,卫龙美味继魔芋爽后再次推出新品——“小魔女”魔芋素毛肚;同月,盐津铺子推出了魔芋素毛肚品牌“大魔王”。此外,据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佳龙、劲仔、口水娃、百草味、周黑鸭、等30多个品牌都已在持续推出同类产品,抢占该细分赛道。

  随着诸多企业加码布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魔芋产品也呈现多元化态势。从风味上,除了传统的麻辣、香辣口味,企业将其与大众餐食口味结合,推出酸辣火锅口味、香菜麻酱口味以及三养火鸡面酱口味的新品,更有企业将魔芋与佐餐风味型品类结合,推出鲜笋魔芋、贡菜魔芋,且在魔芋爽、素毛肚、魔芋丝之外,魔芋形态也在创新,同样以魔芋为原料的魔芋干、素虾仁面世。

  与魔芋深加工产品同步增长的是整个魔芋行业的市场规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魔芋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未来几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有望维持在11.8%左右,到2030年,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增长至450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魔芋行业存在长期增长潜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以及公司进入魔芋市场,让整个行业的规模效益以及粉丝效应得到进一步的释放,这个红利短期内不会散去。不过,目前已布局魔芋制品的企业在研发能力、研发团队建设以及科技含量方面还有所欠缺,魔芋市场还存在很大的扩容空间。

  不可忽视的成本压力

  下游需求的爆发性增长,直接导致上游供不应求从而出现价格上涨。魔芋产业链上游企业曾公开表示,“公司感受到市场对魔芋原料及深加工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受供求关系变化影响,2024年6月起,魔芋价格大幅上扬,已接近2018年高位”。

  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一亩田发布的信息显示,近年来魔芋的市场需求大幅上涨,2023年平均收购价在2元/斤左右,而2024年受云南等主产区冻害减产以及出口量激增等影响,价格飙涨一倍,达到4元/斤左右。

  据一位魔芋制品代工厂的厂商透露,“我们的魔芋原材料主要来自四川、云南和陕西,过去几个月魔芋精粉的价格一直在涨,产品的利润也越来越薄”。魔芋全产业链生态企业四川东方魔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以前魔芋精粉的价格大概在4万多元每吨,今年已经涨到9万多元每吨了,鲜魔芋的价格从以前3000多元一吨涨到了今年的六七千元一吨”。

  上游原料涨价的压力沿产业链向下传导,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进而挤压了开发魔芋制品企业的毛利率。财报显示,盐津铺子的主要原材料魔芋精粉采购均价较上年同期变动超过30%。受此影响,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32.53%降至29.66%,下降2.87个百分点,其中,包含休闲魔芋制品的辣卤零食产品毛利率下降1.41%至30.32%。同样受成本变动影响,卫龙美味的毛利率由上年度同期的49.8%下降2.6%至47.2%。

  关于成本管控,盐津铺子方面回复北京商报记者称:“目前尽管魔芋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震荡,公司依托控股股东的上游布局,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据了解,盐津铺子已经对上游产业链进行布局,在云南曲靖建立魔芋精粉加工基地。此外,对于成本管控问题,卫龙美味则重点发力效能提升,今年公司将第七代魔芋生产线的效率提升至80%,产能效率较第六代提升近两倍。

  江瀚认为,供需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价格,这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企业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或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溢价来提升盈利能力,抵消部分成本上涨的影响。当然,最关键也最根本的是向上游延伸产业链,企业通过自建或合作种植基地等方式保障原料供应,来稳定成本。

  就魔芋制品规划、成本增长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卫龙美味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央行今日开展405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双登股份港股IPO认购超3800倍 一手中签率仅0.06%
  • 盘前机会前瞻|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星网计划进入密集发射阶段,这几家公司在卫星宽带和基站天线领域业内领先(附概念股)
  • 市场上,还有哪些便宜货没被挖掘?
  • 北京市昌平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数读上海科技奖:获奖项目研究啥?科技“大牛”来自哪?
  • 特朗普真动手了,宣布立刻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 量化“新贵”崛起!谁是量化私募“备案王”?
  • 双登股份首挂上市 早盘高开55.07%
  • 维信金科绩后涨近7% 中期净利同比增长79.5%
  • 首开股份:上半年净亏损18.38亿元,将积极参与土地竞拍,力争获取一定规模新增土地储备
  • 特朗普表态可以重谈韩美贸易协议,还希望年内再面见金正恩
  • 科创债ETF嘉实(159600)8月27日起纳入回购质押库
  • 双登股份上市首日高开55% 一手赚近4000港元
  • 保利发展上半年营收利润双降,上半年拿地总地价509亿元
  • 国产AI崛起!钉钉推出最新AI办公应用!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单日吸金4562万元,规模突破5亿元!
  • 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成功发射
  • 揭秘“职业背债人”
  • 海口市长丁晖调任海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
  • “前所未有”!美媒:特朗普宣布解除美联储理事库克职务,“即刻生效”
  • 韩总统访美展开魅力外交失败?特朗普拒绝提供更优惠贸易条件
  • 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礼宾司司长洪磊接受英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副本
  • IPO雷达 | 泰金新能在手订单下降,产能利用率不足
  • 快讯:恒指低开0.45% 科指跌0.76% 科网股走弱 黄金股普涨 汽车股回调 蔚来跌近8%
  • 央行今日开展4058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 【盘前三分钟】8月26日ETF早知道
  • 普京忍无可忍之下,拉平上将被就地解除职务,传言果然是真的
  • 前妻手撕新董秘,“成人失禁第一股”惨遭失禁!可靠股份董秘与前妻在董事会现场开撕!
  • “避税天堂”也不好使了?
  • 江西珠山警方:李某某(男、40岁)因情感纠纷故意伤害致2死1伤,已被控制
  • 中信证券|中国股权市场深度研究:淬炼启新元
  • 下一只4万亿美元市值的美股:Meta?
  • 艾伯维(ABBV.US)斥资12亿美元收购Gilgamesh旗下实验性抗抑郁治疗药物
  • 50%关税!美国明天将对印度加税,印股相对表现20年最差
  • 标普过去7天里跌了6天,市场需要“英伟达格外强劲”来拯救科技股
  • 高盛顶尖交易员:美股AI股是“战术回调”,而非“大调整”
  • 历史第一次!特朗普“开除”现任美联储理事,“掌控美联储”计划迈出又一步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188,下调27点
  • 李在明从日本到美国,说的是硬话,办的未必是硬事!
  • 豆·斗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