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确认增选有效候选人660人。《船报》记者梳理名单发现,除去未公布具体名单的特别通道人选,船海界共有24人成为有效候选人。其中,来自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成员单位的有效候选人共6人。
据了解,经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中国工程院党组审定,确认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68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1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91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73人,农业学部83人,医药卫生学部91人,另有特别通道43人。
其中,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吴晓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五〇试验场刘春跃、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叶聪、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工程研究院张兵入选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的增选有效候选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赵小明入选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增选有效候选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林枫入选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增选有效候选人。
船海界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的还包括: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的中国人民 *** 海军研究院屈也频、哈尔滨工程大学夏桂华;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的中国海洋大学崔洪芝;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的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米立军、徐长贵,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薛永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的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蔡正银、陈生水,中国人民 *** 海军研究院王建平;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的上海交通大学杨建民,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蔡锋,大连海事大学李颖,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辉,中国海洋大学于良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张国范;农业学部的中国海洋大学艾庆辉、董双林等。
中国工程院此次增选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倾斜,设置了主要用于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西部边远地区以及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候选人的增选名额。候选人坚持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强化满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并作出贡献的价值导向,注重领域学科间的平衡发展,着重推荐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研人员。
同日,中国科学院也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确认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据悉,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于今年4月25日正式启动,两院院士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名。
1. 凡《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原创内容,未经本报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使用、转载、发表。已经本报授权使用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如有,不得违反该作品限制声明,且需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注明“来源:《中国船舶报》或《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以及作者名称”。如违反上述声明,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微信号发布注明来源的转载稿件或翻译稿件,转载或翻译目的在于传递及交流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报赞同文章观点,亦不对文章真实性、数据科学性等负责。如有单位或个人对本报转载或翻译稿件的上述内容存在质疑,请直接联系原著作权机构或个人。
3. 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微信号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